作 者:錢文榮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美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 當今的國際形勢特點之一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它不僅威脅和破壞相關國家和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而且對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產生越來越大的沖擊,對此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深感憂慮。
新干涉主義并非始于今天,它是在冷戰結束、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之后出現的一種以人道主義和捍衛西方民主價值觀為借口,主要以武力干涉別國內政為手段實行政權更迭,目的是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構筑美國統治下的和平的國際關系新秩序的思潮和模式。這種新干涉主義在上世紀90年代是以科索沃戰爭為契機和標志,一直延續到21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從2011年末起,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西亞北非地區的政治和社會動蕩,又以新的手法推行新干涉主義,其標志就是利比亞戰爭,這里包括對其他在西亞北非地區的動亂采取區別對待的多種干預方式。
上述兩個不同時期的新干涉主義本質一樣,但在旗號、方式方法和目標上有較大不同。第一,上世紀90年代新干涉主義所打的旗號是人道主義干預,而今天的新干涉主義采用的旗號是所謂履行2005年聯合國首腦會議通過的成果文件中所說的“保護的責任”;第二,在方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上一時期的新干涉主義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赤膊上陣,對被干涉國家實行軍事占領,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都是如此;而這次是利用地區組織出面,在聯合國內提出設立所謂禁飛區,取得合法性,然后支持當地反對派打地面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給予空中打擊,從而達到政權更迭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利比亞模式。第三,在目標上,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新干涉主義,那時正是冷戰結束不久,美國和西方國家產生了如基辛格所說的“必勝主義”思潮,認為“美國已經建立了最優秀的政治和經濟制度,可以在全世界推廣”,從此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可以一統天下。可見,那一時期的新干涉主義是為了擴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的霸權勢力范圍,目的是要在全球推行西方價值觀和社會制度。但這一次則不同,這一次是在新興大國群體崛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實力相對下降、國際力量對比已經和正在繼續朝著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發展的背景下推行的新干涉主義,其目的就是通過對這些國家采取區別對待的干預方式,保持美國在那里的霸權地位和西方國家的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