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明地概括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從博大精深的理論和紛繁復雜的實踐中概括出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三個最重大、最緊要的問題加以強調,簡明扼要地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
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黨提出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基本依據,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強調總依據,目的是讓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牢記我國仍然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這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
總布局是“五位一體”,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其中,生態文明建設是新的“一位”。總布局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和特點。報告根據這個總布局規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全局。總布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十八大要求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建設的全過程、體現在黨建的各方面。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科學發展是尊重和遵循規律的發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都要遵循各自的發展規律。
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復興到某個王朝盛世,而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而實現中華文明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崛起,并且確立中華文明在世界現代文明中的領先地位,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最偉大的文明。這樣先進、偉大的文明不僅能讓中國人民過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得到越來越自由全面發展,而且能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真正體現出世界人口大國和社會主義大國的風范和風采。
四、整合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信念
“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24字首次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升華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也回應了近些年來學界在這個問題上的紛爭。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八個方面的基本要求: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些都是長期歷史經驗的總結和沉淀,都是廣大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能夠得到最廣大人民的認同。報告要求“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共同信念是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取向的體現和具體化,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時代潮流,升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必將提升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五、更好地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過程
“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更加明確地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過程中各階段探索的貢獻及其聯系。四代黨的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奮斗,分別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且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了21世紀;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當選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政治局常委與媒體的見面會上宣示,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關于“接力探索”的論述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表態,都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連續過程,每個歷史階段上的奮斗都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綜上所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問題上,黨的十八大報告以新的視野、新的高度進一步回答了在中國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兩個基本問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升到了新的境界,既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影響力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力量、重要作用,也展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和前景。(賈建芳作者: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