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在合力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由價值選擇到價值認同再到價值實踐的轉化過程。“三個倡導”是執政黨應該具有的崇高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應該普遍奉行的精神信念,是人民大眾應該共同秉持的道德理念,這些核心價值觀只有在黨、國家和人民大眾形成合力的踐行中才能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第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把它變成執政黨自覺的價值追求。這就要求黨率先垂范,首先是提高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品格。中國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圣外王”之道。正如孔子所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它要求政治家要致力于圣人之道,成為“仁人”,達到內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才可能為民眾所擁戴。在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過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凝練與踐行的過程,更是執政黨不斷實現更高價值追求的過程。因此,作為掌握政治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執政者必須以核心價值觀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并且不斷把價值追求內化為執政理念和執政行為,使價值觀真正體現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上。
第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國家層面的制度保障。建設富強、文明的國家,保障人民民主、自由、平等的權利,維護社會公正、法治、和諧的環境,激發人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精神,都需要相應的法規制度設計與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制度與核心價值觀相統一,能培養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信念和對制度的自覺遵守;制度與核心價值觀相背離,會導致人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質疑,對制度的否定。因此,新制度新政策的制定,應該經過廣泛討論、充分論證,做到符合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才予以實施。
第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社會成員的自省、自覺和自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人人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發展、民族復興夢想都需要每個人把核心價值觀化為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核心價值觀只有扎根于現實生活,只有通過持續的社會化、大眾化、日常化的過程,將其轉化為日常生活理念和生活準則,轉化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才會被廣大群眾所認同、信服,并逐漸變成公民的內在信念和自覺行為。如此,核心價值理念才能真正植根于人們的思想深處和心靈深處,融入到人與人之間文明交往中,成為引領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靈魂。
今天,中華民族的富強之夢已經翹首可待,人們對精神家園、共同理想的呼喚更加強烈。有理由相信,“三個倡導”在持續踐行中必將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和“共同信仰”。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全社會將凝聚起最廣泛的精神力量,當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觀念真正融入全民族的心靈深處、血液之中時,一個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必將成為現實。
??? (作者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研究員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