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姜金葉
今年是“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50周年,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人對雷鋒式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從未改變,熱情、善良、樸素、刻苦,這些雋永的品格,從孩童時期開始便在心里生根成長,不斷完善,自我塑造,凝成一股可貴的精氣神,融入到幾代人的血液里,成為面對困境的勇氣和智慧。從每一年感動中國的人物中,我們都可以找到雷鋒的身影。
雷鋒的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無論是在條件艱苦的時期,還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年代,都是做人的根本原則。當許多人習慣了享受,許多人講究奢華時,雷鋒精神告訴我們不要忘記勞動人民,在大部分人沒走向真正的富裕以前,堅守原則、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應該成為有良知的人的一種習慣。這樣在平凡的工作中才會時時想到他人,關鍵時刻才會為他人英勇獻身,“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現代雷鋒郭明義就是這些人的真實寫照。
雷鋒的積極樂觀、“螺絲釘”精神,激勵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和頑強的斗志投入工作,在勞動中奉獻,在各條戰線上立足本職,扎扎實實干出成績。將崇高理想落到實處、落到細處,發揚在每個細小處的巨大作用。無論是第一艘航空母艦總指揮羅陽,還是身背藥箱的周月華和背起她的丈夫艾起,都是我們身邊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的螺絲釘。
在價值多元的今天,人們呼喚雷鋒精神,不僅僅在于雷鋒關注大眾所需,與人為善,還在于感恩。雷鋒之所以一輩子能做好事,源于他的感恩之心,感謝黨把他從困苦中解放出來,給了他幸福生活,他把這種感恩傳遞到他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又對他心懷感恩。可是現實中,曾幾何時,看到地上暈倒的老人,司機想做好事把她扶起,誰會想到反被老人的子女誤認為是他撞倒了老人?在做好事和清白之間,哪一項重要,誰都會看清楚,雷鋒精神就這樣被一點點從現實中擠走。
但是,幾輩人形成的學雷鋒基因也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雷鋒之所以成為人們心目中最可愛的人,是因為他所做的一切都體現了人性的純真和善良。雷鋒精神是全體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傳承50年仍然生動鮮活,其實質就是愛——愛生活,愛工作,愛社會,愛他人,愛自己。雷鋒精神的核心價值仍然時時慰藉著每一個人,激勵著每一個人。
就讓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雷鋒,為社會聚集正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