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劉曉莊:三農工作的“兩難”問題

2013-03-17 09:16:56 來源:理論網   查看評論 進入光明網BBS 手機看新聞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已經連續多年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對三農工作進行具體指導,如今,國家已經面向所有農民發放了“四大補貼”(即種糧、良種、農機購置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綜合補貼),減免了農業稅,提高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然而,在具體工作中害有很多“兩難”問題被代表委員們帶到了兩會當中。江西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劉曉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具體分析了這些問題。

  農業補貼應該如何公平發放?

  自2004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對農業生產進行直接補貼以來,逐年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規模,已由當年的140多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億元,農民普遍得到了實惠。雖然當前按耕地面積計算的補貼方法,實施起來比較簡單,但由于補貼與產量“兩張皮”,沒有關聯,可能會誘導“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或“多勞不獲、勞而無功”的弊端,起不到財政補貼持續撬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杠桿作用。

  若按糧食產量計算補貼,又可能會挫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因為土地有肥沃瘠薄之分,年成有豐收歉收之別,產出的糧食也有多少優劣之差。再說,農民對于自產的糧食可能是自家食用或加工產品,也可能出售給國家或貿易市場。該怎么計算補貼?操作過程中會出現不少困難。

  種糧補貼既是一種補償,也是一種激勵,目的是引導農民“多種地、種好地,多產糧、產好糧”。要將“好事做好”,就得進一步完善農業補貼辦法,逐步做到“三個結合”:

  1.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結合。一方面,不光農民種糧要有補貼,今后整個“三農”都應增加補貼,讓農民普遍得到實惠;另一方面,國家在安排新增補貼時,可以考慮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傾斜,并制定特別的優惠政策,增加農民新型合作組織的發展資金。

  2.生產補貼和產量補貼相結合。農業補貼的導向要明確、重點要突出、效果要理想,不能貪圖方便,搞“一刀切”。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具體操作辦法,只要能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都應該補貼,使補貼在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穩定和發展農業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3.獎勵與處罰相結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農業獎罰”的相關規定,對無客觀原因,有地不種、刻意撂荒者予以警示,并視情節進行適當處罰,同時對糧食主產區和優勢產區、對造地產糧大戶和新型農業主體給予適當獎勵。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