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建設的機制
政府政策扶持機制。從國內外鄉村旅游發展來看,沒有政府統攬全局的規劃和謀劃,沒有政策的把持,鄉村旅游都是零散的、個體化的。政府站位高,能從大局著眼,大處著手,總攬全局,整體規劃,改善交通、公共衛生與安全設施,整治村容村貌、優化生態環境,注重素質提高,打造信息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從整體上強化鄉村旅游對新農村建設的促進作用,提升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產業鏈條式建設機制。鄉村旅游產業鏈條式建設一是指旅游產品的產業鏈條式構建,二是指旅游服務產品的產業鏈條式構建。產品產業型打造是構建產業鏈的基礎,把規劃開發的一系列旅游產品按產業的形式進行謀化,從一個產品到另一個產品的銜接,從一個項目到另一個項目的過渡都應按照產業流水作業形式布置安排。開發整體旅游品種,形成鏈條式規模,才能對新農村建設起到更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全員參與機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是一人一地的事情,不僅建設不能靠少數人完成,建設的成果也是由全員共同享用的。所以,鄉村旅游型新農村建設要求建立全員參與機制。全員參與有利于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作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在這個基礎上創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也才更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鄉村旅游建設的原則
鄉村旅游建設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就是從現有資源出發,打造鄉村旅游新模式,通過資源整合,建立鄉村旅游線路和相關鏈條,并不斷豐富和完善。鄉村旅游建設模式要在新農村建設五項要求基礎上,依據建設原則,以特色為引領、以龍頭為先導、以產業鏈為紐帶、以人文精神升華為境界。鄉村旅游是發生在非城市區域的以鄉村文化景觀(農業生產及農村聚落)為主要依托的旅游活動,所以應堅持以下原則:
鄉村本真原則。鄉村旅游使旅游者遠離城市,來到村莊,看到農村景觀,住進古樸的農舍,體驗農村生活,鄉村旅游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突顯特色原則。開發鄉村旅游必須具備自己的特色品牌,注重特色的挖掘與深化,對景點的開發保持其固有特色,突出其不同之處,注重對原汁原味的本色進行保護,這是旅游的亮點和突出點。由于各地區位條件不同,交通條件不同,并非所有的鄉村旅游資源都能開發出來,并取得經濟效益,所以要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在開發時序和布局上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應結合當地歷史與民族文化資源,依托區位優勢和大型景區優勢發展,讓引力的作用通過特色得到提高。
持續發展原則。當前,鄉村旅游熱潮很高,士氣旺盛,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明顯,在利益的趨動下,就會有人竭澤而漁,只看到眼前利益,拋掉了長遠利益和后代子孫的利益,不能合理地開發鄉村旅游資源,造成旅游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要有序穩步地持續開發,逐漸拓展。
重視引導原則。在鄉村旅游開發中,農民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要把鄉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強,就必須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和引導,讓當地村民在對自身文化資源的利用中獲得利益,并通過教育培訓,使他們成為當地旅游業發展的主體,提高他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并能夠從長遠和大局認識鄉村旅游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武漢大學 張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