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島的各大景區,隨時可以看到一輛輛雙層觀光巴士,當地旅游局工作人員透露,這種巴士連接了島內主要旅游景區,可以把游客直接從碼頭載到想去的美景。“到島上來,交通、吃飯、住宿都不成問題,雖然是獨立的島嶼,但做什么都很方便。”來自北京的游客趙旭說。
想在游客前面,是長島在開發和推進旅游基礎設施時堅持的原則。“如果我是一名外地游客,我到島上需要什么?”當地旅游人士不斷重復問自己這個問題。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長島去年就著手引導“漁家樂”實施星級標準改造,到去年年底,全縣星級“漁家樂”占比達到20%。為提高漁家樂的質量,今年4月份開始,長島更是舉辦了“長島縣‘漁家樂’中級烹調師”培訓班,共有180余名“漁家樂”業主免費參加了培訓。
在提升單戶漁家樂素質的同時,長島看到了規模經營的好處,將漁家樂視為一項重要產業。長島早早地就著手漁家樂產業園區的策劃編制工作,截至目前,全縣已有四個村的漁家樂園區規劃初步編制完成,為下一步漁家樂旅游向規模化、特色化,公司化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美麗的景致,配以完善的服務,才能給游客帶來愉悅的體驗,才可以詮釋休閑和度假的概念。為此,今年上半年,長島更是重點加大對港口碼頭秩序、旅游車船安全、旅游行業誠信經營、漁家樂和餐飲場所及旅游安全等開展了集中整治。對旅行社及分支機構進行了3次專項檢查,對存在的問題下達整改通知書5份,檢查星級酒店、景區6次,檢查導游員80余人次,受處理各類旅游投訴糾紛16起,處結率和滿意率均為100%。
迎八方客打造海陸空立體交通
今年5月5日,一艘印有“新繹1號”的白色游艇從煙臺港出發,駛向長島方向。煙臺到長島游艇的再次啟航,拓寬了長島與外界的交通渠道。游客不僅可以選擇從蓬萊登船赴長島出游,更可以省去路上奔波,只用兩個半小時從煙臺直達長島。
近來,好消息又從長島傳出———長島正積極爭取開通直達天津、旅順的海上高速旅游航線,同時開展直升機場項目可行性研究,逐步打造長島海陸空聯動的交通體系。
有人說,交通建設進程緩慢,但其之于一地的發展、之于一地的旅游,其意義重大。
為此,長島內部已經開工建設環島慢行旅游通道,年內將完成新建路段基礎施工,拉開整體框架。“環島慢行的陸上旅游通道包括步行道系統、自行車道系統、游覽車系統、公交車系統。”長島旅游局工作人員說,除此之外,整個交通系統還將融合海上交通系統和換乘系統,為游客提供方便、立體的交通服務。在這項規劃中,對長島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必不可少。為此,規劃中將減少機動車交通,提倡人行、自行車為主的慢行交通,輔以電瓶游覽車等生態的交通方式。
在年初的總體規劃中,長島將休閑度假島劃分為三大功能區:做靚南五島,建設休閑度假聚集區;做強北五島,建設海島生態漁業區;做活海上空間,建設海上生態保護區。屆時,地質遺產、鳥類遷徙、生態漁業、科學考察等旅游項目,將聚集各自優勢,演繹“休閑度假”的島上風情。在此規劃的指導下,為加強島嶼間的溝通和聯系,長島還將在旅游旺季及特殊節日,增開旅游專線,打造便捷的長山列島旅游交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