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文化,既要繼承總結和學習引進,更要立足創新
我國具有悠久的行政管理實踐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行政文化資源,需要我們挖掘繼承、概括總結。國外對行政文化的研究起步早,成果多,我國行政文化的研究最初是與譯介國外行政文化的研究成果同步進行的,我們要進一步學習和引進。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創新,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文化。當前,行政文化建設要力求三個創新:
1、要創新行政觀念文化。牢牢確立“科學”、“高效”、“讓群眾滿意”等行政理想;牢牢確立“為民服務”、“為民造福”等行政價值;牢牢確立“鞠躬盡瘁”、“公平正義”、“務實勤政”等行政精神;牢牢確立“用權不謀一己之私”等行政道德,并以此作為職能轉變的價值追求和目標取向。
2、要創新行政制度文化。職能轉變要靠制度規范。樹立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意識,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制度建設過程就是深化改革的過程;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嚴格控制機構編制,減少領導職數,降低行政成本,優化行政層級和行政區劃設置;推行行政公開制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3、要創新行政行為文化。堅持求真務實,實干興邦,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廉潔奉公,風清氣正,任何時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敢于開拓,勇于擔當;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拒絕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