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 馮飛:
增速下滑倒逼轉型升級,經歷痛苦更有利于長遠發展
在應對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一定要更加注重解決中長期的問題。在解決中長期問題上,最關鍵還是要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最根本的還是要技術進步,才能夠形成有利于長遠發展的驅動因素。在目前要素成本上漲,特別是勞動力要素成本上漲比較快的背景下,我們形成新的比較優勢核心問題還是要提高勞動生產率。
在比較粗放的發展方式下,高速度會掩蓋很多矛盾,企業對轉型的關注程度不足。企業追求的是高速度,快速占領市場,規模擴張,不利于解決長期問題。目前如果要搞新一輪刺激,就不能形成轉型的倒逼機制,中長期的矛盾將進一步惡化積累,未來有可能出現矛盾的急劇爆發。
其實,在經濟增速下降的情況下,反而容易形成倒逼機制,倒逼企業和政府把精力放在經濟轉型上,放在培養形成創新能力上。經歷一段轉型的痛苦過程,中國經濟會有新的面貌,上一個新的臺階,更有利于長遠發展。
下一階段,進一步推進轉型升級的目標是什么?
在當前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創新水平下,最重要的轉型目標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水平。提高有很多方式,技術是關鍵領域,但不僅限于技術。首先要提高附加值。具體手段來看,重點在提高研發、設計、品牌的水平。同時我們要鼓勵商業模式創新,形成一些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還要著力提高創新能力。特別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目前已經形成跨學科甚至是跨國界的協同創新模式。提高創新能力,政策重點也應該有所調整。需求側也十分重要。需求側對于經濟轉型的影響是非常強的。要把這種需求側的作用發揮出來,推動產業和經濟發展轉型,需要一些政策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