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關注納稅人的切身利益

2013-07-25 08:5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查看評論

  作者:王逸吟、殷泓

  【編者按】《稅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日前結束了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因為涉及千千萬萬納稅人的切身利益,這部法律的修改受到高度關注。光明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財稅法專家。

  周序中(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保護和改善納稅人的權利

  首都經貿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秘書長周序中認為,稅收征管法這次修改,應該著重強調保護納稅人的權利。

  周序中介紹,我國稅收征管法制定于1992年,經歷過1995年的修正和2001年的修訂。由于特殊的歷史、社會條件,當時立法優先考慮了征稅、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對納稅人權益的保護力度不夠大。發展到今天,問題已經逐漸暴露出來,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周序中表示,當前,應該更新稅法意識和立法觀念,構建和諧的稅收關系。一方面,對納稅人的正當需求和權利,應當在立法時給予合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強化納稅人意識,促進納稅人主動依法納稅。總體上,應當堅持把保護和改善納稅人的權利作為稅收立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保障老百姓的財產權利的安全和自由,讓全體納稅人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

  施正文(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應立法明確滯納金性質

  現行稅收征管法規定,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納稅的,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滯納金數額過大、征收比較隨意等問題廣為社會詬病。對此,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施正文表示,對稅款滯納金問題的修改,關鍵是確定其性質。

  “在經濟學上,‘滯納’是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的時間差,滯納金屬于補償性而不是制裁性。但現在的滯納金具有處罰功能,甚至超過了銀行貸款利息。”

  施正文說,國際上沒有幾個國家用“滯納金”這個名字,有的就叫利息,有的叫滯納費,性質都是補償性的,就是為了催促納稅人盡快納稅。施正文建議,修法時應該去掉滯納金的處罰功能,因為對不按時納稅的,法律上已經有查封、扣押等值物品等處罰措施。同時,可以考慮把滯納金改為“滯納利息”,表明了這個利息是由于滯納產生的,明確其法律性質是補償性,從而督促納稅人盡快納稅。

  原標題 [觀點新聞]
[責任編輯:康慧珍(實習)]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