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小企業誰更有優勢?
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一項復雜、綜合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為中小銀行和小微企業營造良好和諧的生態環境。“一方面要真正落實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政策、貼息政策等,消除小微企業發展中的‘玻璃門’‘彈簧門’等制度性障礙。同時,要消除中小銀行發展中的政策歧視,給予中小銀行差異化的政策支持,比如實施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差別化資本管理要求,給予中小銀行適當的稅收優惠等。”
市場化能解“融資貴”嗎?
專家認為,在當前中國金融市場民間借貸不成熟、直接融資不發達的情況下,融資成本的發言權可能還會掌握在銀行手中。要從根本上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需要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門檻,提高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比重,發展擔保、信用、信息等中介服務體系,完善配套法律法規體系等。
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小微企業融資渠道要從單純的債務融資向多元化融資模式轉變。“要更加充分地利用股票市場、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渠道融資,解決小微企業‘借不到,借不起,借不長’等問題。” 【更多】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從七方面著手建立化解產能過剩長效機制
工信部將積極參加研究制定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總體方案,建立長效機制。根據國務院的部署,工信部與發改委正在共同研究制定“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總體方案”。
一是通過挖掘內需市場潛力,改善需求結構,有效釋放內需,消化一批過剩產能。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對應用新技術、新工藝進行節能環保改造、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有市場需求的項目繼續給予支持。
二是通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壓縮一批過剩產能。
三是提前完成產能過剩行業“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鼓勵地方提高標準,落實產能等量減量置換制度,淘汰一批落后產能。
四是結合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特點分業施策,有針對性地提出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具體措施。
五是充分發揮規劃、政策、標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嚴格準入條件,加強行業準入管理,健全行業監測體系和產能過剩情況預警制度,加強和完善行業管理。
六是通過加強土地、環保、金融、質檢、安全等職能部門協調配合,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和落實環保、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過剩產能退出和產業結構調整。
七是通過推動深化投資和財稅等重點領域改革,規范市場秩序,完善市場機制,建立化解產能過剩矛盾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