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世錦:圍繞新增長點,抓住關鍵環節作為突破口推動改革
要完成下半年的經濟任務,需要對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階段性特征有一個基本判斷。我認為,中國經濟已進入增長階段轉換期。這既是一個短期問題,更是一個長期問題。
第一個挑戰是如何保持宏觀經濟穩定,防止出現大的起落。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目前來看,高增長的思維定式還相當普遍,比如,有些人認為中國已經觸底反彈,將進入一個新的高增長周期。這在過去可能是對的,但如果放在經濟階段轉換的背景下看,去年四季度后的回升只是一個由存貨調整而引發的短周期回升,中長期周期向下調整的過程并未結束。
第二個挑戰是如何發掘和用好新增長點。我們強調增長階段轉換,表面上看是增長速度的變化,背后則是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的轉型。如果這種轉型能夠成功,中國經濟下一步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這將具體體現在一系列新增長點上。
如何把這些新增長點的大門打開,把其中的潛力用好,這正是新一輪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就改革的策略而言,改革首先要有增長效應,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增長,在改革初期尤為如此。否則改革難以得到有效支持而深入下去。其次要抓關鍵環節,加上必要的配套改革,使新體制、新機制能夠盡快有效運轉,把增長潛力持續不斷地發掘出來。由此出發,新一輪改革的一個重要思路是圍繞新增長點,抓住關鍵環節作為突破口推動改革,產生增長效應,使改革和增長互為促進。 【詳細】
北京大學教授 厲以寧:國有企業改革準確地應該叫“國有資本體制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準確地應該叫“國有資本體制改革”。國有資本體制改革分兩個層次:國有資本配置體制改革,要點是使國有資本配置優化,結合結構調整進行,產生更高的配置效率;國有企業體制改革,要點是改革后的國有企業一律要按股份制企業模式運行,使企業效率提高,使國有資本保值升值。
國有企業應當自覺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為社會盡更大的責任,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國家的政策目標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有公平競爭也有合作,形成雙贏共贏。“國退民進”或“國進民退”都不應是政策目標。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