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與改革開啟北大荒百年夢想
主持人:當前,全國上下都在熱議“中國夢”。從“北大荒”到“中華大糧倉”,北大荒人已經實現了第一代“北大荒夢想”,未來北大荒有什么樣的愿景呢?您如何解讀第二代“北大荒夢想”?
嘉賓:偉大的民族有偉大的夢想,偉大的時代有偉大的夢想。第一代“北大荒夢想”已經變成現實,第二代“北大荒夢想”,就是北大荒人所提出的“百年墾區夢想”,即建成最新、最美、最綠的北大荒。
它的含義是什么呢?最新就是最現代化的北大荒;最美就是自然美與人工美有機結合的使人健康、快樂、幸福的北大荒;最綠就是通過構建三大綠色體系(綠色農業體系、綠色產業體系和綠色城鎮體系)構成的人與自然和諧的綠色北大荒。可以簡稱為現代北大荒、綠色北大荒、幸福北大荒。
墾區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就是三大安全:國家糧食安全,是國家戰略儲備庫,抓得住,調得動,有效應對突發性事件;民生食品安全,是國家實現食品安全的最大基地,使全國人民群眾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態屏障安全,保障中國東北地區(包括內蒙古東部地區)的生態環境,特別要保障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等生態系統,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示范區。北大荒需要實現兩次跨越:從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到維護食品安全;再到維護生態安全。一個比一個重要,一個比一個艱難,一個比一個更具有挑戰性。這就是北大荒作為“國家隊”應該擔負的歷史使命和發揮的巨大作用。
主持人:要實現北大荒人所提出的“百年墾區夢想”,北大荒是否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
嘉賓:目前,北大荒處于歷史上最好的黃金發展時期。北大荒的優勢非常多,也非常明顯,這是北大荒實現自己目標的重要原因。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獨特優勢:(一)農業資源優勢。北大荒耕地資源豐富,此外還有大量的林地、濕地等,又處在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上,所生產的農畜產品,天然就是優質產品,形成了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特有的競爭力;(二)人力資源優勢。墾區有9萬多農業科技人員,近萬名農業技術管理及推廣人員。目前墾區高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員所占比率為60%,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3年,這兩項指標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三)農業組織化優勢。“大農場套家庭農場”、“大集團套大農場”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方式,充分體現了集中與分散、集權與分權,使大農場積極性和小農場積極性之間的平衡緊密結合;(四)科技創新優勢。墾區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現代農業綜合科技實驗示范區,也是全國北方寒地水稻研發中心。充分利用、配置全國的農業科技力量、科技成果,已經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五)北大荒精神優勢。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與獨特的紅色文化、軍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于一體的北大荒精神,是幾代北大荒人用青春、血汗和生命培育和錘煉的一種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成為鼓舞墾區人民不斷開創現代化農業事業的不竭動力。
主持人:北大荒之路是一條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之路。盡管在這條道路上有過黃金的時期,也有過坎坷的時期,但是經過幾代人一步一個腳印,終于走出來了。回顧過去,展望將來,我們應如何總結“北大荒之路”,這對我們有哪些啟迪?
嘉賓:“北大荒之路”是一條開拓創新之路,也是世界性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從落伍者到追趕者,再到領先者的跨越式發展之路。“北大荒之路”的基本要素簡言之,就是綠色農業現代化、社會主義、中國特色、北大荒品牌。
第一,綠色農業現代化之路。從傳統農業到轉型農業,再到現代化農業和城鎮化農業,體現在高土地生產率、高勞動生產率、高機械化率、高科技進步率和高糧食商品率,集世界之大成,最新的農業技術,最先進的農機裝備,最成熟的農業耕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最具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制度,最大規模的從糧食到餐桌的農業食品產業鏈,最安全的綠色食品監測、驗證和追溯體系,世界最大的綠色食品基地,凡是世界有的,北大荒都有,世界沒有的,北大荒能夠獨創。
第二,社會主義之路。不斷強調社會主義因素,不斷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不斷加強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高效經營中國最大的國有土地,保障國有資產增值,做大做強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要超過資本主義國家農業增長速度,不斷實現追趕縮小差距并實現超越;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各種民生問題,破解各類發展難題,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第三,中國特色之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制度,發揮強大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傳承和彰顯中國文化精神,走一條既不同于西方國家長達二三百年的農業現代化之路,又不同于俄羅斯幅員遼闊、農業資源極為富饒的粗放經營、廣種薄收的農業發展之路,也不同于日本等東亞溫帶、熱帶等水稻國現代農業之路。
第四,北大荒品牌之路。繼續發揮北大荒風格,擴大北大荒的外部性,弘揚北大荒的文化之魂,堅持北大荒的核心價值,凝聚北大荒人的力量,打造北大荒的品牌,珍惜北大荒的聲譽,最終成為世界一流的北大荒企業集團。
當前,北大荒已經邁上了經濟起飛之路,將邁向更具自信心、更具創造力、更具雄心壯志、更具發展前景的中國特色綠色農業現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