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邁向中國特色綠色農業現代化之路

2013-08-07 16:02 來源:農民日報  查看評論
  主持人:北大荒既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同時作為一個區域性的社會經濟組織,多年來在推動城鎮化建設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您曾經說過,墾區不僅是現代化農業的排頭兵,還是全國小城鎮、小城市建設的排頭兵。對于這樣一個農業現代化水平高度發達區域,同時實現了城鎮化建設的有序推進,您如何評價其中的意義?

  嘉賓:回顧墾區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從1995年至今是墾區發展黃金期。無論是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現代裝備能力,還是現代企業競爭能力、自主創新能力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墾區率先在全國、全黑龍江省農村地區進入城鎮化加速時期。

  自2008年以來的5年里,黑龍江墾區共搬遷居民點1905個,占總數的72.7%,搬遷居民26.5萬戶,轉移安置65萬人;新建住宅3395萬平方米,比2007年以前60年住宅總面積總和還多6%;復墾土地45.4萬畝,相當于整理出了一個中型農場,創造了城鎮化集約用地新模式。5年城鎮居住人口比重提高了27.5個百分點,到2012年年底,墾區城鎮人口比率達到85%,提前10年實現了墾區城鎮化目標,幾代北大荒人“耕作在廣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現代化城鎮里”的夢想變為現實。

  墾區以小城鎮為依托,持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2005年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把解決民生問題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布置辦好十大實事,第二年系統提出“七大民心工程”,從2007年起固化為“十大民生工程”,以小城鎮為載體,持續推進“路(道路)、住(住房)、水(飲水安全)、能(清潔能源)、樹(綠化)、文(文化生活)、教(孩子上學入托)、衛(看病就醫)、保(社保)、富(人民收入)”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工作,兼顧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各方面建設,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大幅提高。例如:建立健全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全省率先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基層衛生所覆蓋率100%,“六位一體”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養老、醫療保險實現墾區全覆蓋,工傷、生育保險實現總局級統籌,通過開展“職工共同富裕行動”使在冊低收入困難家庭全部脫貧致富。墾區農場職工家庭人均純收入2012年達到20227元,在全國31個省市區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排序中,由2007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1位。墾區凝聚力向心力空前提高,一大批青年學生等新型勞動者投身墾區建設。從統計數據上看,墾區總人口由2004年的157.9萬人增加到173.4萬人,增加了15.5萬人,并且新進入墾區的人口以青年單身為主體,總人口已經超過歷史高峰時期1978年166.3萬人的水平,徹底扭轉了“雁南飛”局面。

  主持人:無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還是城鎮化率,北大荒都走在黑龍江乃至全國的前列。國家還賦予農墾以重要責任,要示范、帶動、輻射、影響周邊農村農業發展。在這方面,您了解到的情況怎樣?

  嘉賓:墾區的迅速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外溢性和比鄰效應,直接帶動周邊地區農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間接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2010年,國務院59號文件明確指出:發揮黑龍江農墾等墾區的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場縣共建,不斷擴大共建范圍和領域,場縣共建上升為國家重大決策。2012年,墾區為農村代耕、代種、代收面積5000余萬畝,向農村推廣新技術929項,培訓農民10.5萬人次,把成功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整體移植到周邊農村,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糧食增產;向農村推廣良種4500余萬畝,農業保險覆蓋農村3319萬畝,龍頭企業覆蓋農村種植基地4500多萬畝,把近1/3的毗鄰農戶納入到場縣共建體系中;促進墾區與地方醫院、學校等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共建共享,墾區文化體育設施免費向農民開放,鼓勵農民到墾區小城鎮置業創業,讓農民共享墾區改革發展成果。這表明,墾區的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帶動和加速了黑龍江省內農村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