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文明的細節

2013-08-09 09: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查看評論

  “在國內也許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臂而過彼此一點感覺也沒有,可是當我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園時,請不要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這是臺灣作家三毛在散文《親不親,故鄉人》中的結尾。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慨嘆,是因她在西班牙短暫做旅行團翻譯期間,親眼目睹了“同胞們”在高級賓館大聲喧嘩、不給小費、無視文化藝術直奔購物、隨處小便、飛機上大便不沖水……“愛之深,憂之切,我以上所寫的事情在每一個民族里都可能發生,并不只是中國人,可是我流的不是其他民族的血液,我所最關心的仍是自己的同胞和國家。”

  從三毛那個時代算起,又是好幾十年過去了,中國大陸游客正在一樣不差地重演臺灣同胞當初的“洋相”。當輿論曝光了一個又一個負面案例,國民的恥感神經一次又一次地被觸動了,可一次又一次,負面案例依然持續被曝光。

  為什么?

  當我們行走在十字路口,是否會看見眾人成群結隊地闖紅燈?當開車行駛在路上,是否會遇到車窗里隨手扔出塑料袋和煙盒?當你駐足在博物館,是否會聽見小孩的哭鬧和大人的喧嘩……事實上,生活中所有的文明和不文明,都會在旅行中顯現出來。旅行中的中國人出了問題,就是生活中的我們出了問題。

  旅游文明的培育,應當是社會整體價值觀的共同指向,形成每一個公民的行為自覺。其實,不必用太多的精力去強調“中國人如何”,我們更多應該自省:“我應該如何?”

  記得第一次去美國,我在奧蘭多的downtown溜達,沒抬頭就習慣性過馬路,但幾十米開外,兩三輛車緩緩停了下來,扭過頭,我發現自己闖了紅燈,可司機們選擇讓我先走——因為這一件事,我永遠都不允許自己再闖紅燈過馬路。

  在馬爾代夫一個天堂般的小島上,我住的水上屋門口有一個木盆,里面總是裝滿了水還漂著一個舀子,我一直納悶這是干什么用的?后來看到西方游客進門前舀水沖腳,才恍然明白:是為了別把腳上的沙子帶進房間,否則清潔員真的會很崩潰。

  在我的旅行中,還有很多這種故事。是這些經歷讓我學會慢慢地,慢慢地成為一個成熟的旅行者,成為一個“文明人”。其實,文明不在于你是否會流利的外語,或者衣著光鮮知識淵博,文明在于你是否能夠掌握足夠多的細節,從細節中獲得和這個世界對話的技巧。

  文明有哪些細節?不要亂寫“到此一游”,除非你也想一夜成名。人有三急,使用公廁也不要讓別人等太久。飯后不宜當眾剔牙,這個動作不符合美女帥哥的行為準則。旅途中要給當地人拍照請征求同意;拍照后答應給人郵寄就要做到,咱們可是講誠信的人……

  還有一些細節,可能會讓你覺得匪夷所思:印度人用左手處理不潔之物,右手用來抓飯,應盡量避免以左手和他人接觸。到西班牙去旅游,女同胞上街需要戴耳環,如果沒有戴耳環,就會像個正常人沒有穿衣服一樣被人笑話。德國禁止用打響指的方式招呼任何人,德國人認為響指是用來招呼狗的。蘇格蘭先人有過毒咒,千萬不要拿蘇格蘭的石頭,或者小石頭做紀念品……

  這些細節來自中青旅遨游網最近編撰的《文明旅游實用攻略66條》,事實上,這份攻略大部分內容來自于面向游客的網絡征集,本身也是中國游客智慧的體現。這種智慧,產生于文明的同理心——所謂旅行的文明,不僅包含了對自身文明的認同,對人類普遍文明的接納,也包含對不同文明的理解、包容和尊重。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