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4萬億元,同比增長9%;實現利潤總額6315.2億元,同比增長18.2%。這一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得益于中央企業以保增長助力國民經濟平穩持續增長的堅強決心和科學決策。在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看來,中國經濟正處于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轉型階段,中央企業一定要帶頭做表率。
記者:您如何評價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的總體特點?
黃淑和: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呈現平穩增長、穩中有進的態勢,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保持了“三個穩”。一是生產經營平穩發展。上半年,國資委重點監測的中央企業生產經營指標中,80%以上的指標實現同比增長,65%的指標增速快于上年同期。二是經濟效益穩步增長。三是成本增速基本企穩。上半年中央企業成本費用總額同比增長9%,同比回落2.7個百分點。
第二個特點,加快了“三個進”。主要表現在:一是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上半年中央企業資源配置、投資結構、產品結構和節能減排指標繼續優化。二是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推進——中央企業在云計算、物聯網、智能電網、高速鐵路、新能源等多個領域和重大工程項目中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成果,正在形成新的技術優勢。三是“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目前中央企業境外經營單位資產和利潤總額占到了全部中央企業的10%以上,營業收入占到了近20%。
第三個特點,中央企業為國家和社會提供了“三個有力保障”:為國家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為宏觀調控、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積極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為社會穩定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