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8月20日上午,國家衛生計生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鄧海華面對媒體再次拋出的“單獨二胎”(夫妻雙方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個孩子)問題,表示“將依據實際逐步完善生育政策”。這是一周時間內,國家衛生計生委兩位新聞發言人,累計第三次向媒體回應放開“單獨二胎”的傳聞。 |
“單獨二胎”為計生調整主要方向
在計劃生育國策執行30多年后,國家衛生計生委一周內多次釋放出“完善生育政策”的信號。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顧寶昌說,完善我國生育政策的方向主要聚焦在從目前的“雙獨二胎”轉向“單獨二胎”這一點上。
如果政策依據專家推測進行調整,中國的人口會不會反彈?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能不能解決?“未富先老”的挑戰能不能應對?相關專家對“單獨二胎”政策作出種種假想。
中國受得了生育潮?
能承受人口增長VS政府管理壓力巨大
2004年,包括顧寶昌在內的18位學者向有關部門提交《關于調整我國生育政策的建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末,全國總人口13.54億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萬人,自然增長率4.95‰,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顧寶昌認為,實行“單獨二胎”政策后,新增人口“可以預見,也能承受”。
上世紀80年代,國家在11個縣市和地區率先實行二胎政策試點。根據“21世紀中國生育政策研究”課題組的調查,“二胎”政策執行20年后,這些地區生育水平不僅沒有大幅反彈,一些地方還有所下降。
也有學者對放開“二胎”持反對意見。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認為,人口多是導致目前國民生活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資源、教育、就業的各種矛盾,也使政府管理面臨巨大壓力。
“還不能松動計劃生育,這種松動有可能蠶食我們原有的邊界,使得計生政策的執行產生問題。主動權放手后,再回過頭來收就很難了。”馬慶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