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教授李萬峰 公租房定價的科學與否,是這一社會保障制度成敗的關鍵。比如,上海、昆明一度出現租金高于市場價,導致公租房遇冷空置,使得前期投資收回無望,后續建設受到影響。再如,天津的“每平方米1元公租房”,過低定價引來對公平分配的質疑,客觀上也加重了公共財政的負擔,不具有可持續性。
從國際經驗來看,公租房定價機制有章可循。一方面要遵循保障性原則,定價必須低于市場,保障對象可以承受;另一方面要考慮財政承受能力,除成本回收之外需留一定利潤回報社會資本,保證后續開發和運營管理。
反觀國內,目前主要有三種定價模式。一是“成本導向型”,以“成本+基本利潤+稅金”確定價格;二是“市場導向型”;三是“支付導向型”。三種模式各有利弊,均在探索、完善之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