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受訪者會因退票費上漲而提前退票
調查中,62.1%的受訪者表示會因退票費上漲而提前退票,88.7%的受訪者認為這樣的調整緩解不了“一票難求”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73.5%的受訪者覺得調整退票費的新規(guī)對“農民工”群體可能造成一定傷害。
中國社科院經濟與社會建設研究室主任、《公共服務藍皮書》執(zhí)行主編鐘君,對這次火車票退簽規(guī)定的修改給予了肯定。他認為,通退通簽的執(zhí)行是這次退票規(guī)定修改的大前提,二者間存在緊密的邏輯關系。通退通簽作為一項便民舉措,減少了退簽的交易成本,但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退簽的行為概率也會隨之增加,這就有可能造成有限運力資源的更大浪費。在鐘君看來,我國鐵路經營體制改革以后,利用市場化的價格杠桿保證鐵路資源的合理利用,是一種更好地擁抱市場的行為,體現(xiàn)了一種系統(tǒng)的公共政策思路,是鐵路部門的進步?!爱斎?,調整退票費新規(guī)的出臺應該首先給公眾一些知情的時間,以便緩沖公眾因為誤解而產生的種種非議?!?
92.1%受訪者認為鐵路票價、手續(xù)費調整應該舉行聽證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長王敬波教授認為,依據我國價格法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yè)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都應當施行聽證會制度。鐵路運營主體的運營方式雖然變了,但鐵路運價仍然屬于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因此,由國家發(fā)改委及有關部門確定的運價及雜項作業(yè)收費,都要在聽證后才能調整,鐵路總公司無權未經聽證就改變。
鐘君則表示,“通退通簽”和“梯次退票”規(guī)定的出臺,并非是對票價的調整,公眾完全可以通過先改簽后退票的方式規(guī)避退票費上漲的風險,其本質是利用政策工具提高理論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無需聽證。“除此之外,現(xiàn)行的網上訂票制度對農民工群體來說確實不公平,應該讓一部分普快列車僅在線下窗口售票,優(yōu)先給農民工放票等,以保障他們的利益?!?/p>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