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賈秀東:第三次出訪將使世界對于中國外交的戰略布局有新的理解
其一,強化對中國經濟的新信心。中國經濟雖然有所放緩,但仍有充分的基礎和信心實現全年7.5%的經濟增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接近28%。在二十國集團圣彼得堡峰會上,習近平有關中國經濟的“光明論”,料將沖淡近來國際輿論中“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彰顯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穩定器的作用和影響。
其二,打造中國與中亞關系“黃金十年”。今后10年,將是雙方構筑全方位、高水平關系的黃金十年。深化雙方能源領域合作仍然是中國與中亞國家加強戰略合作的重要方向。同時,加強在交通、通信、農業、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非資源領域合作,將是培育雙方合作共贏的新的重要增長點。習近平將利用此訪提出新的合作建議,全面提升中國與中亞各國雙邊關系水平。中亞各國對此充滿期待。
其三,強化上合組織安全合作。在這些攸關成員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相互支持,是上合組織機制培育的“上海精神”的重要內涵。習近平首次亮相上合組織峰會,將會引導各方進一步弘揚“上海精神”,在涉及成員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繼續堅定相互支持,推進務實合作。【詳細】
G20峰會: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中國信心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習主席的闡述向世界表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不是“硬著陸”,而是良性調整的結果;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將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更大貢獻。陳鳳英說,發達經濟體應當與新興經濟體共同承擔起對世界經濟的責任。在考慮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等問題時,應充分考慮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上合組織合作:維護地區穩定發展的中國力量
中國前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上合組織前副秘書長高玉生說,以去年6月的北京峰會為標志,上合組織進入了全面推進務實合作的發展快車道。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不確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上合組織發展面臨更多挑戰,這要求成員國進一步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協調行動。高玉生說,“毒恐勾結”表現為“以毒養恐,以恐護毒”,恐怖主義和毒品威脅是上合組織面臨的嚴峻問題,各國需要明確職責,加強合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