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對孔子教育精神的致敬
教師節改為孔誕日的理由很充足,讓教育回歸像孔子那樣真正育人的本質,提升社會尊師重道的風氣,敦促教師以孔子為榜樣樹立教師使命感和職業意識,使得教師節擁有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并與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接軌。這樣的一個改動,蘊含了國家和人民對教育的真誠心愿和殷切期望,體現了黨和政府在對待中華文化方面,以及中華文化走出去進程中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希望通過改教師節為孔誕日,使得全體教師真正以萬世師表的孔子為榜樣,認真感悟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無隱乎爾”等思想精髓,破除當下教師、教育的種種異化,讓中國教育重新被孔子感動,讓中國教育重新回歸育人的本質。 【詳細】
人民日報:過好教師節比改期更重要
教師節具體定在哪天,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于如何把節過好。設立教師節的初衷是為了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并通過切實舉措關愛教師。在這個意義上,教師節日期是維持現狀,還是改為9月28日的“孔子誕辰日”,并不是問題癥結所在。如果全社會都在這一天形成對尊師重教認識的高峰,不更改教師節日期,也同樣可以達到設立教師節的目的;反之,如果尊師重教做得不夠,則無論教師節設在哪一天,都缺乏實際意義。【詳細】
羊城晚報:教師節改期,教師權益更要改進
對于這一教師節改期的價值,顯然又不宜簡單高估、過分看重。無論教師節的具體過節日期改在哪一天,乃至是否為教師設立一個教師節,其實主要都是一個形式化的事情,而與教師權益福祉、社會地位等,并無直接聯系,前者的“改期”,并不一定意味著后者的“改進”。重要的是,站在全面保障教師權利的角度,落實各項早已法定的教師待遇福祉,不僅在抽象的宣傳說教上,而且在真金白銀的權益福祉上確保教師成為名副其實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