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造成了漢字危機嗎】
????中國辭書學會會長 江藍生教授
????當電子閱讀日益取代對紙質圖書的閱讀,這個變化就是淺閱讀、快餐文化的興起,敲擊鍵盤日益代替了筆頭書寫,其結果就是提筆忘字,漢字的書寫離我們越來越遠——人們有理由擔心這種趨勢如果不加以糾正將會愈演愈烈,說不定哪一天中國人不會寫中國字也許不是天方夜譚,而是令人痛心的事實。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李宇明
????不管我們愿意不愿意看到,在信息化時代,可能我們以后認得的字會多一些,會寫的字卻越來越少,這個情況在日本也出現了;但我們不能因為有些人提筆忘字就否認信息化,甚至拒絕信息化。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 姚喜雙
????很多人說漢字有危機了,我覺得并不是漢字危機,而是漢字的書寫能力下降了,正確規范使用漢字的能力下降了。如果一定說出現了漢字危機,則有危就有機,既是危機也是機遇。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通用規范漢字表》研制組組長 王寧
????我們都抄書就能增強漢字的書寫嗎?我們可以這樣做嗎?時代永遠是要進步的。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使用電腦并不是帶來漢字書寫不好的根本原因。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詳細》》
【社會撫養費用到哪去了?】
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副司長 姚宏文
社會撫養費作為地方財政收入的一部分,由地方政府連同其他財政收入一起,統籌用于本地區各類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支出。社會撫養費不屬于中央財政收入,也不屬于衛生計生部門收入;社會撫養費的收入沒有對應的支出科目,也不允許與計劃生育支出掛鉤,更不是一一對應關系。
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終身教授 桂世勛
應高度關注有些地區存在的社會撫養費“變相返還”現象,任何一個地方計劃生育部門不能直接使用征收的社會撫養費。同時在財政撥款時也不能變相形成“哪個地方征收的社會撫養費愈多,上級財政下撥的計劃生育經費也愈多的機制”。因征收社會撫養費“返還”給下級部門的財政撥款,也一定要用于計生工作,彌補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的經費不夠或者辦公經費不夠,絕對不能用于發放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獎金。
地方從經濟角度去考慮計生工作,把社會撫養費作為創收渠道,這是不對的,與《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的精神相違背。上級政府應該對這些獎勵規定進行清理修改。如果把社會撫養費變相用于獎勵計生部門工作人員,還會對基層干部抓好計劃生育工作帶來嚴重的負面效應。《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明確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計劃生育工作中截留、克扣、挪用、貪污計劃生育經費或者社會撫養費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經濟時報研究所所長 焦建國
目前,社會撫養費主要用來維持行政部門的日常運轉經費及人員經費,單從名稱來看,這個名稱不能說明這項收入的性質,因為它不是用于社會撫養。《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涉及的只是征收內容,而沒有開支規定。至少應該由省級政府制定社會撫養費的支出管理辦法。因為社會撫養費屬于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事業性收費,要用于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但是現在可能大部分用于計生辦的日常開支。
社會撫養費在審計上存在一定的困難。一是審計涉及的面太大了,主要集中在鄉級和縣級政府,從審計工作量和成本上看,確實困難。二是社會撫養費的使用五花八門,甚至有的鄉鎮連賬都沒有,即使是抽樣審計,想把一個鄉鎮或縣的這筆費用支出狀況摸清楚也不容易,何況各地情況還不一樣。三是存在一些罰沒收入被計劃生育部門的個別人員貪污腐敗的情況。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