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價值與事實并非完全對立,二者之間也存在一種否定統一關系。這種“否定統一”,并非一般指價值和事實的矛盾和依存,而是指通過價值對事實的揚棄和轉化,實現二者之間的一種辯證聯結。其基礎和中介,則是人作為評價主體所面臨的事實矛盾和現實困境。這里所謂“事實矛盾”,是指客觀事實不能滿足人的需求,因而與人處在某種異己關系之中;所謂“現實困境”,則是指現實環境束縛人的發展,人無法在此境遇中實現自己理想。這意味著:無論是事實矛盾,還是現實困境,本身都是相對于人而言,都具有事實性和價值性之雙重意義。正因如此,它們才能構成價值與事實之間否定統一的中介和橋梁。由于人和環境之間的價值聯系和評價關系及其歷史發展,任何事實和現實都可能變成對人而言的生存矛盾和發展困境。正是這種矛盾和困境,揭示了價值與事實之間否定統一的奧秘所在。這即是說,事實矛盾和現實困境構成價值生成的客觀根源與現實基礎,而價值作為人所追求的目的、目標和理想,則是對這種事實矛盾和現實困境的否定和超越。
價值與事實之間的這種否定統一關系,從根本上說,源于人本身的生命存在及其生命本性。現實的人是自然生命存在與文化生命存在、自在生命本性和自為生命本性的否定統一。正是人的這種雙重生命存在及其雙重生命本性,決定了當人面對現實世界及其人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關系時,一方面,人不會滿足于現實存在及其事物現狀,他總要追求和設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他要否定事實矛盾,超越現實困境,構建價值理想。否則,沒有價值理想追求,人便無異于動物。這一點,源于人作為文化生命存在之自為生命本性。另一方面,人又依賴于自然,面對客觀現實,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生命法則而生存。因而,人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來考慮和處理問題,人的價值追求必須以事實矛盾和現實困境為根源和根據。否則,所謂價值理想,可能因脫離現實而變成空想。這一點,源于人作為自然生命存在之自在生命本性。由此可見,正是人的雙重生命存在及其雙重生命本性,為價值與事實之間的否定統一關系及其研究方法提供了深層人性根據。
事實認知與價值表達的方法關聯
價值與事實之間的否定統一關系,為二者之間的否定統一研究方法提供了前提和基礎。所謂價值與事實否定統一的研究方法,其實正是前者思維的邏輯轉換、實際應用和方法體現。
價值與事實否定統一的研究方法,在價值問題研究過程中,主要表現為一種價值表達方法與事實認知方法相統一的總體性研究方法。其中,所謂“事實認知方法”,是一個如何揭示客體對象本質與怎樣證明事實自身規律的實證問題,屬于科學認知范疇,實質是一個如何求是與怎樣認知的認識論問題;而所謂“價值表達方法”,則是一個如何超越現實與怎樣表達理想的超越問題,屬于人文價值范疇,其實質是一個如何展現主體自我與怎樣表達人的目的需求的價值論問題。
正像價值與事實密切相關一樣,價值表達方法與事實認知方法也不可分割。通過事實認知方法所了解和把握的事實矛盾和現實困境,需要通過價值表達方法首先在觀念上得到改造與轉換,進而通過價值理想的構建、創造和實現活動,使其最終在實踐上得到合理解決。否則,我們將無法克服這種事實矛盾,而只能無奈地生活在現實困境之中。這里,通過事實認知方法對價值表達方法的依存關系,實際表現出社會生活中科學對人文的依賴關系。同樣,價值表達方法也必須借助于事實認知方法,使其立足于事實矛盾、現實困境與客觀條件基礎之上。否則,其所追求和建構的價值理想,便會因缺乏事實根基、現實基礎和客觀條件,而必然要淪為主觀臆造和憑空想象。它不僅無法實現,而且會誤導實踐。這里,通過價值表達方法對事實認知方法的依賴關系,實際又揭示了社會生活中人文對科學的依存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