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市約1/6農用地已通過農交所流轉
16萬武漢農民拿上“土地租金”
人民日報記者:顧兆農 付文
近日,武漢江夏區鄭店街勞四村村主任袁光榮和湖北叢霖農業生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彭濤一起,向武漢市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遞交了辦理《產權流轉交易鑒證書》的相關材料。袁光榮這次是代表村里144戶村民,把承包經營的1800畝土地的經營權,流轉給叢霖公司。今后,這144戶村民將每年有一筆固定的“土地租金”收入。
武漢市農業局副局長楊玲告訴記者,農交所自2009年4月30日成立以來,共進行了農村產權交易1470宗,交易金額89.6億元,流轉土地92.9萬畝,約占全市農用地的1/6,抵押融資9.7億元。目前,武漢有“土地租金”收入的農民超過16萬人。
流轉與否,村民說了算
袁光榮遞交的材料很豐富,有村民大會的會議紀要、村民代表的談話紀要、每塊地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村民代表的承諾書、144位戶主的身份證復印件等等。他說,這都是在農交所辦證所必需的。
楊玲介紹,武漢農村集體資產的產權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其它方式流轉交易,必須在農交所進行,以防止企業和村干部繞過村民“私相授受”。在土地流轉時,農交所會提供相應土地流轉的實時價格,公開透明,保證村民的知情權,防止集體資產在交易中流失。進農交所公開交易,能有效防止村干部冒簽協議、冒領補償。如果交易涉及農民個人承包的土地,農交所要求,必須提供每家每戶的委托協議書及戶主的身份證復印件等,以確保農民真實意愿的表達。
與辦理土地流轉證相同,鑒證書進行抵押時,也需要經所涉及的村民簽字同意,或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并提供村民代表的身份證復印件。
土地利用率提高,農民收益增加
記者在勞四村和叢霖公司的協議上看到,叢霖公司每年以每畝550元的價格,向勞四村的這144戶村民支付土地租金,并且,租金每5年遞增10%。袁光榮介紹,原來村民在這些地上種一季的凈收入,每畝不到400元。
叢霖公司是一家從事生態農業高新技術研究開發、有機蔬菜加工的企業,公司已經獲得了勞四村6000畝土地的經營權,根據規劃,公司還要流轉勞四村近12000畝土地。對已經到手的土地,叢霖公司采取了“邊流轉、邊生產”的方式開發,以保證村民一直有事可做。現在,有300多位村民在叢霖公司上班,工錢每天最低70元,每月25日按時足額發放。
同樣來農交所辦手續的鑫凱飛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每畝每年1100元的價格,流轉了金崗村1100畝土地?!拔覀兊霓r產品全部在武漢市內銷售,一點不愁銷路,每畝每年的利潤在1.5萬元左右?!惫究偨浝斫疬B勝說。
金崗村村主任商火金說,現在,村民除每年可以穩定地拿到“土地租金”外,還可以在家門口的企業里打工,企業包吃包住,每月工資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