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什么是政治哲學?

2013-09-24 10:1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我有話說
  對于政治哲學,國家理論主要有兩種功能。國家理論的一個主要功能是為國家提供合法性,為某種性質的國家提供辯護。國家理論的合法性功能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層面的問題是“國家是否應該存在”,它針對的是無政府主義。每個時代都有無政府主義者,他們認為任何國家都是壓制性的,從而沒有國家會更好。因此,政治哲學要為國家的存在提供論證,這種論證不僅要證明國家的存在比無政府更好,而且還要證明國家的產生和存在都是符合道德的。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是“什么樣的國家是更好的”,它要在各種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中為某種政治制度的國家提供辯護。在歷史上存在各種各樣的政治制度,如君主制、立憲君主制和民主制。在民主制度中,還有自由主義的民主制、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共和主義的民主制、社群主義的民主制等區別。政治哲學要證明,在這些政治制度中,哪一種是更好的或最好的。

  國家理論的另外一個主要功能是對國家權力進行限制。國家理論為國家提供了合法性,但是它不認為任何國家都是合法的。政治哲學為實行某種政治制度的國家提供了辯護,但是它提供的是道德上的辯護,而只有那些經得起道德檢驗的國家對于這種辯護才是受之無愧的。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擁有巨大的權力,如果對這種巨大的權力沒有限制,那么國家就有可能濫用權力,侵犯個人。為了限制國家的權力,政治哲學通常會提出一些國家不得違反的原則:首先是“自由原則”,國家不得侵犯每個公民所擁有的各種自由和權利,而這些自由和權利一般是由憲法和各種法律規定的;其次是“平等原則”,國家對所有公民應該一視同仁,不得區別對待,更不得歧視某些社會成員;最后是“中立性原則”,國家對于人們所追求的各種價值保持一種中立的立場,對于人們所擁有的各種信念和生活理想,國家不應該支持某一些和反對另外一些。

  最后,烏托邦理論表達了政治哲學的理想。政治哲學與現實的關系是緊密的,但是與理論哲學不同,它不是表現現實,而是批判現實,不是反映現實,而是要超越現實。政治哲學不僅是否定的——揭示現存社會的各種缺點和不正義,而且也是肯定的——提出一種令人憧憬的政治理想。推動政治哲學的東西是康德意義上的實踐理性觀念:首先我們思考什么樣的社會是理想的和我們愿意追求的,然后我們按照其理想把這種社會建造起來。

  這種指向未來的政治理想通常被稱為“烏托邦”。“烏托邦”這個詞現在有兩層意思:它表達了一種美好的理想,這種理想值得我們努力去追求,值得為之拋頭顱撒熱血;同時它也表達了一種不可能性,即雖然這種理想是美好的,但是它永遠不可能實現。盡管烏托邦的第二層意思帶有貶義,然而它在政治哲學中還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我們不能沒有理想:如果社會是不理想的,那么我們會感到失望;如果我們失去了理想,那么我們會感到絕望。

  在政治哲學中,存在三種烏托邦觀念。第一種是傳統的烏托邦觀念,其含義是最強的。傳統的烏托邦觀念有兩層意義:首先,烏托邦是一種取向未來的理想,并因其超越了現實而具有一種不可能性;其次,烏托邦是導向行動的,它試圖打破現存社會的秩序,建立一個更理想的社會。這種烏托邦觀念往往試圖通過革命來改造現實。第二種是現實主義的烏托邦觀念,其含義是溫和的。這種烏托邦觀念不僅考慮政治理想的可欲性,而且還要考慮其可行性。這種烏托邦觀念相信未來社會有可能實現人們的政治理想,從而它追問,在完全有利的并且可能的條件下,一種理想的社會是什么樣的。第三種是最低限度的烏托邦觀念,其含義是最弱的。在這種烏托邦觀念中,實現人們理想的地方不是國家,而是各種各樣的共同體。這些共同體或者是一些志同道合者建立的,或者是他們選擇移居其中的。在這種意義上,國家只是一種“元烏托邦”,而真正的烏托邦存在于人們直接生活于其中的共同體之中。在這種烏托邦觀念中,烏托邦與現實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不清了。

  政治哲學關心的主要問題是政治價值、政治制度和政治理想。但是,其他學科也會關心這些問題,盡管不是把它們當作核心。例如,政治學家和法學家也會關注政治價值、政治制度和政治理想的問題。區別在于重心的不同,政治哲學家不僅要就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而且更要給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理由。政治哲學的重心是論證,它應該證明自己的主張。當然,政治學家和法學家也需要拿出理由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不同的地方在于,政治哲學的論證帶有自己獨特的特征。一般而言,政治哲學的論證具有三個特征,即它是深層的、理性的和道德的。

  首先,政治哲學的論證是深層的,它要把自己的主張建立在某種更穩固的基礎之上。在傳統上,這種更穩固的基礎是某種形而上學——如道德形而上學或人性形而上學,也有可能是某種帶有形而上學傾向的觀念——如自然權利或自然法。雖然當代政治哲學大多有意與形而上學保持距離,但是它們論證的基礎仍然以某種方式與形而上學間接相關,如當代政治哲學中使用的“道德權利”類似于傳統形而上學的“自然權利”。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