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節日送禮 累人累心

2013-09-24 08:51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一位小企業主——

  送禮打點,就是為了維護關系

  記者 潘俊強

  受訪人:李先生(山東某縣小企業主)

  記者問,今年中秋節送禮花費的錢跟去年比是多了還是少了?在山東某縣做生意的李先生回答說,要是考慮物價上漲的因素,今年比去年送禮的花費倒是少了。

  離中秋節還有10天,李先生就開始準備禮品了。“俺們這些小微企業本來就有生存壓力,一些政府部門過節時都得打點,就是為了維護住關系。”今年中秋,他送禮吃請共花了17200元。

  他這次的送禮名單上,有國稅、工商部門分管副局長、管具體業務的辦事員總共8人。送副局長的是1000元的購物卡、一箱酒、一桶油,送管具體業務的辦事員一箱酒、一桶油。一趟下來,差不多6000元。

  還有在中秋節前到李先生企業要求吃請的。安監局兩名公務人員中午11點半到企業,要求李先生請吃飯,這樣做的還有質檢局的兩名公務人員。李先生自己有廚師,這兩次都沒到外面吃。由于該縣規定公務員中午無例外禁酒,所以沒喝酒。兩頓飯約600元。

  此外,還要維護客戶關系。李先生稱一些客戶為“衣食父母”,過節少不了送禮。這次,從客戶公司的高層領導到業務員,他都有所表示,共送出1000元購物卡5張、500元購物卡6張、300元購物卡7張、價值500元的煙5條。

  兩位學生家長——

  給老師送不送禮都糾結

  秦揚子 吉 寧

  受訪人:季女士(北京,幼兒園學生家長,兒子三歲)

  郭先生(北京,中學生家長,兒子上初一)

  北京的季女士,兒子今年3歲,剛上幼兒園。從教師節到中秋節,季女士一直在糾結:不知道該不該給兒子的幼兒園老師送禮。

  “不送,怕別人都送,我們不送,老師會對孩子另眼相看;送的話,太貴重的送不起,送花或者賀卡,又怕顯得寒酸……”季女士說,兒子就讀的幼兒園早就發了通知,禁止家長送禮、老師收禮,但是家長們還是有各種擔心。

  最終,季女士還是沒有給老師送禮:“畢竟才幼兒園嘛,沒那么重要,等上小學再說。”

  媒體人郭先生的兒子今年上初一。每逢教師節、春節等節日,郭先生都會給兒子的老師送購物卡。

  郭先生認為,給老師送禮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送禮是希望老師多關照自己的孩子。

  “有的老師會收下購物卡這類禮品,有的老師則只收水果,也有的老師很堅定,什么也不要。”送了多年的禮,郭先生有自己的心得:“我不認為送不送禮對孩子的學業會有影響。學習主要還是靠自己。對于家長來說,這主要是一種心理安慰:看到別的家長都送了禮,自己不送也不合適,只能夠隨大流。”

  至于今年中秋、國慶期間送給老師多少禮,郭先生稱不方便透露。

  【專家分析】

  狠剎公款送禮,有助社會風氣好轉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送禮”的無奈?中國社會學學會副會長潘允康認為,一方面是由于社會資源緊缺,掌握社會資源的人有了制約他人的權力,想獲得資源的人則相對弱勢;另一方面,規則缺失也讓弱勢的人希望靠人情關系換取資源。此外,從眾心理也會裹挾人們跟風去送禮,雖然抱怨,卻不敢也不愿成為被“孤立”的“抗爭者”。

  采訪中,有專家指出,近段時間以來,中央三令五申嚴禁公款送禮,風清氣正的過節氛圍正在形成。抓住年節等特殊時間節點狠剎公款送禮歪風,有助于帶動黨風政風以及社會風氣的好轉。

  而從長遠來看,社會風氣的根本扭轉,還有賴于制度的保障。一位專家說,“只有權力被關進制度的籠子,公款送禮、吃喝才能真正減少,傳統佳節才會回歸傳統”。

  “讓一切都在法治的框架下正常運行,才是治本之策。”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郭于華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喬新生也認為,遏制“送禮”歪風的關鍵在于加快相關法規和制度建設。

  有被調查者告訴記者,以往過節,要到處送禮,累人累心。“節日是家庭團聚的日子,本就應當樸素溫馨。”他說。

  原標題:節日送禮 累人累心(風清氣正過兩節)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