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已選擇六大領域作為服務業開放的重點,包括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專業服務、商貿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
國際人士怎么看待上海自貿區
中國的老百姓和企業可以直接在自貿區投資國際市場
花旗銀行董事副總裁楊光在紐約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對中國來講,建立上海自貿區無疑在宏觀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戰略意義,就金融領域而言,國內一些專家沒有提到的一個事實是,對中國走出去戰略也有很大影響。
首先,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必將使這個區域成為一個資金的“洼地”。無論是國際資金還是國內資金都會向這個自貿區流動,使得自貿區能成為資金的“蓄水池”。一旦企業能夠比較容易擁有資金,走出去向海外收購、向海外兼并、向海外拓展,就會變得相對容易。
其次,上海自貿區可以打造成一個非常完整的離岸金融中心。
第三,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將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一個很好的舞臺。
此外,上海自貿區的建設還有一個好處,中國的老百姓和企業可以直接在自貿區投資國際市場。
對于上海自貿區,英格蘭及威爾士特許會計師協會首席執行官邁克爾·伊茲說:“中國政府可在區內率先嘗試金融改革,比如利率市場化,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民營資本設立銀行機構等。隨著試點工作的不斷深入,改革可以逐漸從區內轉向區外。”
明思力中國董事長約翰·約斯頓說:“上海自貿區建設是中國金融改革和開放的重要一環,對于上海乃至整個中國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坦率地說,我們希望中國政府改革的力度能夠更大一些。”
這些外國企業家都不約而同強調了上海自貿區“改革”的功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丁劍平教授表示,上海自貿區的第一功能是改革,而不是自由貿易,更不是要優惠政策。“至少它可以引領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 一方面它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意義非凡,另一方面,它還可以通過金融創新來降低實體經濟的成本,把金融改革與實體經濟導向有機結合起來。”
自貿區如何化解金融風險
人民幣資本賬戶下可兌換未來將實現“分賬管理”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