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郝勇東
如何估價中國社會的道德狀況?如何提升國人的道德素質?一直是近年來全社會關心的一個主題。正確認識當前的社會道德狀況,改進道德培育方式,對于提升國民道德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毋庸置疑,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我國社會的道德生活發生了巨大的進步。一些陳舊落后的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改革、發展、文明、競爭、創新、拼搏已經成為社會道德精神的主流,這是巨大的道德進步。但是,當今社會道德問題依然嚴重。例如在經濟領域和商業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問題依然相當嚴重,尤其是食品、藥品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生產領域問題更為突出。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一些人公民道德意識弱化,文明素質低下,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屢屢發生,影響惡劣。在網絡領域,一些人以謀利為目的大肆造謠,制造網絡熱點問題,屢屢突破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造成極壞后果。尤其是在黨政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拜金主義、奢靡之風以及以權謀私的腐敗現象依然嚴重,給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仰和信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這些道德問題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導致一系列道德問題的主觀因素還是主要的、起主導作用的。這些主觀因素主要表現為社會管理的松散化和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放松以及道德教育觀念和方式滯后等。僅從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方式視角分析,應當切實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加強道德教育觀念中的法治教育意識,解決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脫節的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在進行道德教育時,依然滿足于脫離實際的空洞的道德說教,不聯系社會發展實際,也不結合法治建設的要求。在現代社會,法律和道德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兩大規范體系,二者既相互區別又緊密聯系。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法律法規是公民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規范。法律規范具有強制性的特點,違反法律法規會受到司法機關強制性的制裁。同時,很多法律規范本身也是道德規范,遵守法律也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在社會生活中,道德行為與法律行為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很多嚴重的道德敗壞行為同時也是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在現代社會,進行道德建設必須要有法治建設做后盾,道德教育必須考慮法治建設的因素。在很多復雜多變的事件和行為面前,僅靠道德教育是無能為力的,必須有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所以,在現代社會條件下進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一定要確立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結合的理念,這是提高道德建設實效性的一個基本要求。
道德教育需要強有力的管理制度支撐,克服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虛化的傾向。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的目標是要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精神問題、態度問題和行為問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的方式肯定要從傳遞道德要求、灌輸道德規范開始。但傳遞和灌輸道德規范僅僅是道德建設的開始,而不是結束,更不是全部。如果把道德建設僅僅歸結為簡單的道德觀念的傳遞和灌輸,就大錯特錯了。要使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真正有效,必須與日常的社會管理、行政管理、業務管理等結合起來。很多道德問題說到底其實就是一個管理問題。教育和管理雖然都屬于外部社會約束,但它們的著力點卻不盡相同。教育的著力點在于傳遞好和壞、善和惡、應當與不應當的道德價值信息,解決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問題;管理則著眼于道德價值標準的落實,它是道德要求向道德品行轉化的重要環節。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良好社會道德風尚的形成,決不是開一次會,做一場報告,發一個文件就能解決問題的,一定要有嚴格的管理措施和體制機制相配合。把教育與管理結合起來,寓教育于管理之中,是我國一些精神文明建設和道德建設搞得好的地方的成功經驗,也是新加坡、韓國等國家進行社會道德和公民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從本質上說,管理是一種外在約束和外部強制,是一種道德他律。嚴格的規章制度、體制機制和行為管理不僅可以對人們的行為起到約束、監督作用,而且能夠使道德建設實現由虛到實、由軟到硬的轉變。
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要真正產生實效,領導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必不可少。領導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本身就是道德建設的一個內在因素。領導就是標桿,標桿沒有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就失去了方向。近些年來,個別黨政干部放松了個人修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嚴重扭曲,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拜金主義和奢靡之風橫行,以權謀私的腐敗現象屢禁不止,造成了很壞的社會影響。個別黨政干部的這些行為所影響的不是一兩件具體工作的開展進程,他們影響的是人心向背,影響的是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心。越是級別高的領導干部,其腐敗行為和道德敗壞行為對人民群眾信仰和信心的打擊程度就越大。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在當今中國,為了提高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的實效,加大對個別領導干部腐敗行為的懲治力度,提升領導干部的道德水準,是當務之急。在官德和民德的關系中,官德始終是處于支配地位的,官德對民德有很大的影響。要治理民德民風,首先要把官德官風治理好。
把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落實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上。進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還有一個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把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結合起來,使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最終落實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上。黨的十八大報告在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問題時提出了“三個倡導”的要求,其中所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其實也是我們黨長期堅持和倡導的社會主義道德觀的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然不能簡單歸結為道德價值觀,但社會主義道德觀無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價值要素。從這個意義上說,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本身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一個基本要求。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設應當為此作出有益的貢獻。(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郝勇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