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專家論:2億人養老,誰來服務?

2013-10-14 10:19 來源:檢察日報  我有話說

  北京市第十三屆人大代表、該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養老服務業在中國,至少在北京還沒有真的形成,只是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方向和相關概念。”李紅兵說,以前是把養老當成一種事業,或政府支撐的領域,并沒有很好地運用市場元素,把公益性質的養老內容帶動起來,最典型的就是價格問題。在制定養老服務價格時面臨很多困難,如成本高、物價調整快等因素的制約。如何讓養老服務價格真正反映市場需求,是政府要著手推動和改變的。

  2008年底,北京市民政局、發改委、規劃委員會、財政局以及國土資源局等五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的意見》,提出了“9064”養老新模式。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的協助下通過居家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服務照顧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居家養老明顯存在對高齡和失能老人照顧不夠的問題,家人難以應對。湖南的郭女士就告訴記者,雖然有姐妹三人,但是除了陪母親聊天、做按摩外,家人對緩解母親的病痛毫無辦法。因為距離縣城醫院太遠,母親又無法起床,只能讓她默默承受體內結石、褥瘡等帶來的痛苦。河北的蘭女士和家人一起陪護臨終的父親時也深深感到,如果當地有一家臨終關懷醫院,有專業護理人員看護,父親應該能減輕很多痛苦。

  全國老齡委事業發展部副主任唐振興表示,過去養老與醫療康復護理、養老服務與社區服務是割裂的,今后要把這些方面融合起來,建立起集預防、醫療、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為一體的養老服務體系。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若干意見》出臺,提出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產品更加豐富,市場機制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對于這一目標,接受采訪的專家和業內人士都非常贊同,但對于如何實現,大家還是覺得有太多事要做。

  養老模式需精細化操作

  按照“9064”的養老模式,到2020年,北京市要針對失能老人的需求,建16萬到20萬張床位,而現在已建成的8萬張床位因為不能適應失能老人使用,全部需要改造。李紅兵表示,這將投入大量財力。而未來的8萬張床位,一定要建成針對失能老人的具備相應服務能力的床位,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未來老年人所需要的集中養老的場所。

  李紅兵說,北京現有的400多家養老機構中,只有30多家有配套的醫療室,隨著失智與失能老人的增多,現有養老機構將難以承擔養護任務。因此,未來要建的是養老院,決不是針對健康老人的療養院。

  針對上述情況,李紅兵強調,在今年的工作方針和工作政策制定方面,北京改變了粗放的操作模式,加強了精細化操作。比如,對80歲以上老年人和重癥殘疾老年人,每月發100元老年券。但是實際生活中并沒有產生預想的效果。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編輯賀貝奇就發現,很多老年人拿著養老券去商場、超市、餐飲等地方去消費,要么不能用,要么有使用限制。

  李紅兵表示,下一步要建立老年人身心評估體系,對老人的身體、經濟和精神狀況進行全面評估,評估結果將作為后續政府出臺相關支持政策的前提基礎,將老年人的潛在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的重要手段。比如,通過身體健康評估,讓老人知道在家庭養老中需要什么樣的康復輔具,以及政府、子女和社會支持的方案。從而提高養老生活質量。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