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創新農產品流通的有益探索

2013-10-22 17:02 來源:農民日報  我有話說

  近年來,農民合作社蓬勃發展,實力不斷增強。但大多數合作社主要從事農產品生產,并未涉及市場流通,亟須拓寬發展空間。一些合作社在面向農產品經紀人、批發市場等傳統對象銷售的基礎上,率先通過在城市社區設立直銷店、發展電子商務,探索了農產品直供直銷的新型流通方式。這一方式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零距離”接觸,既增強了合作社市場競爭意識,提高了合作社經濟效益,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放心、更低價的農產品,是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的有益探索和保障農產品供給、穩定市場價格的具體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支持合作社發展直供直銷。一些地方通過采取建立工作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推動聯合銷售、開展人員培訓等措施,引導支持合作社在社區開展直供直銷,取得明顯成效。到今年8月底,全國參加農社對接的合作社達1.49萬家,建立直銷店2.3萬個;覆蓋社區2.7萬個,受益城市居民7500多萬人;全國農社對接直銷店銷售的產品中,44.3%獲得“三品一標”認證。農社對接的作用日益凸顯。第一,減少了市民生活支出。直銷店的產品價格普遍比市場價低10%~20%,有的甚至低30%。第二,增加了農民收入。通過農社對接,擴大了農產品銷售規模,產品出售價格普遍比產地價格高10%~20%。第三,促進了合作社發展壯大。合作社通過農社對接,延伸了產業鏈條,拓寬了盈利空間,提升了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第四,有利于實現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通過農社對接,市民清楚地知道自己購買的產品是哪家合作社生產的,有效建立了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通過市場倒逼機制,合作社更加注重引導成員增強質量安全意識,推動了產品質量提高。

  但不可忽視的是,農社對接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重視不夠。有的地方把農社對接看作是合作社自己的事,給予關注不夠。一些社區管理部門片面認為增加了管理難度,不愿提供便利條件。二是支持不足。目前還缺乏支持農社對接的專項政策,相關的扶持資金也分散在不同部門,難以形成合力。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還存在車輛通行、環境衛生、經營場所等諸多限制。三是能力不強。合作社普遍缺乏必要的資金、人才和設施裝備,單個合作社產品品種少、產量小、供應不穩定,難以滿足需求。對這些問題要引起重視,加強引導支持。

  農社對接的主體是合作社。農社對接的發展,根本上要靠合作社的發展壯大。只有立足自身優勢,拓寬發展思路,不斷做大做強,合作社才有能力從生產領域進入流通環節。要不斷提高市場意識,優化產品結構,強化品牌培育,拓展銷售空間,實現產品變商品、商品變名品;健全運行機制,加強民主管理,完善利益分配,加強聯合合作,提升發展能力。農社對接連接生產和消費,涉及城市與農村,覆蓋面廣、系統性強,除合作社自身努力外,也需要政府部門加強引導和支持。首先應加強組織領導。把發展農社對接納入“菜籃子”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多部門協調推進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強化協作配合。其次,完善扶持政策。擴大合作社財政資金規模,涉農項目和資金向合作社傾斜。對開展農社對接的示范社給予信用貸款,并給予貸款貼息,研究支持農社對接的稅收優惠政策。第三,強化指導服務。在門店選點租賃、車輛通行停靠、各種證照辦理、產品質量檢測、供求信息發布、設施條件改善、人才引進培養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服務。第四,加強總結宣傳。利用各種新聞媒介廣泛宣傳,向廣大市民推介合作社產品。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在農社對接中表現突出的合作社給予獎勵。(王維友 楊春悅)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