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全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嘗會”在武漢華中農業大學舉行,300多名轉基因鐵桿支持者參加了活動方所組織的報告會,并參加了設在華中農大國際會議報告廳的“轉基因大米晚宴”。今年7月,我國61名兩院院士聯名上書國家領導人,請求盡快推進轉基因水稻產業化,并指責農業部的不作為。 |
“挺轉派”依靠數據說話
黃金大米品嘗會的二號人物,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抗蟲轉基因水稻新品種培育”項目負責人林擁軍表示,不僅對白鼠做了90天喂養實驗,還做了三代繁殖實驗,目前正在做小型豬90天喂養實驗和獼猴喂養實驗。為了使論據更加充分,他稱自己連續14年吃轉基因大米。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甚至還出面宣布“我家吃的油就是轉基因的”。
“反轉派”善于辯證法
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蔣勁松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對轉基因有疑慮的聲音得不到充分的表達,目前吃轉基因食品最長時間是多少?有多少人在吃?通過小白鼠等喂養試驗不能根本打消掉大家的疑慮,這一代沒有風險,下一代有嗎?
崔永元在微博上與方舟子的口水仗使其成為“反轉”代表,他提出要慎推廣轉基因糧食。“轉基因本身是個跨領域的事,農業、醫學、環境、定價等相關部門都涉及到,不應由農業部一家說了算。” 他希望做生物技術的科學家當少安毋躁,“雖然你們懂得轉基因,但并不懂得社會的全部,這個世界除了自然科學還有人文科學。”
“中槍派”:左右為難的農業部
張啟發院士在中國首屆“黃金大米”品嘗會現場稱,農業部作為主管部門不敢拍板是不作為,導致轉基因水稻產業化錯失良機,再等待拖延將誤國。張啟發認為轉基因產業化的決策依靠民意不是聰明的做法,應按照國家的法規辦。而事關糧食安全的問題也的確不該農業部一家說了算。農業部表態,下一步將加大科普宣傳,為我國轉基因生物技術產業化應用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并加快轉基因生物管理法規修訂。但是顯然,這場爭論陷入誰也說服不了誰,而雙方都不信任裁判的困境,轉基因食品的前途依然一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