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春秋 中共湖南省寧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寧鄉縣委書記
鄉村旅游是旅游業發展的新增長點之一。發展鄉村旅游對于提高農民素質、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環境、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具有積極作用,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湖南省寧鄉縣依托地處長沙近郊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有效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特色品牌。充分發揮旅游資源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本著眼點。寧鄉縣整合本地的紅色資源、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以“少奇故里瞻以養德、灰湯溫泉泉以養生、密印禪寺禪以養心、西部漂流動以養氣、寧鄉花豬食以養胃”為主題,積極打造“五養之鄉”旅游品牌,被評為全國首批旅游強縣。目前,全縣共有4個4A級景區,其中花明樓少奇故里正在申報國家5A級景區,灰湯溫泉開發被納入國家發改委首批旅游國債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扶持的重點項目。
集約利用土地,建設現代景區。如何處理好耕地與景區建設用地的關系,是發展鄉村旅游面對的一個突出問題。寧鄉縣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和整體開發經營,解決了這個問題。例如,金洲鎮關山村旅游景區將全村土地分為綜合服務和觀光農業兩個片區,集中建設農居住房,原來的農民宅基地還耕,節約建設用地近400畝,新增耕地1500畝。同時,成立以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的土地綜合開發利用合作社,與投資公司等合作,對節約出來的集體建設用地和農民自愿參加流轉的土地進行整體開發經營,用于發展新型工業和旅游服務業,打造鄉村生態休閑示范區,所得收益直接向農民分紅或用于公益事業建設。
發展生態農業,吸引旅游客源。發展生態農業不僅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有效途徑,也是吸引旅游客源、發展鄉村旅游的有效手段。寧鄉縣立足實際,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努力實現生態農業與鄉村旅游互促共進。例如,溈山鄉以生態之旅、文化之旅、茶旅一體為主線,圍繞“旅游興鄉、茶業立鄉”的總體發展思路,發揮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全鄉茶葉種植面積達8000畝,茶葉年產值過億元,鄉村旅游人數年均突破50萬人,農民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已成為長沙的旅游新鄉和茶葉強鄉。
科學規范經營,提高服務水平。克服“散、亂”等弊端,提高經營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是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重要環節。寧鄉縣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把鄉村特色餐飲、民俗節慶、農業觀光、農家樂等整合包裝成旅游產品,以圖文、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建立鄉村旅游數據庫,方便游客查詢;建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提供電話咨詢和預訂服務。目前,花明樓、關山、灰湯、溈山等旅游景區都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和旅游服務中心,實現了鄉村旅游產品與市場的有機對接。這些舉措進一步提高了鄉村旅游的檔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