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林毅夫:中國經濟改革經驗與反思

2013-11-01 08:23 來源:上海證券報  我有話說

  雙軌制下的扭曲已到消除時候

  如果我們要解決收入分配和貪污腐敗的問題,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揚湯止沸,一種是釜底抽薪。兩者相比,更重要的是要釜底抽薪,把這種腐敗和收入分配差距不斷發生的基礎消除。

  可是這種方式給我們帶來的是什么呢?它要保護要補貼,誰補貼他?這些小農戶、一般家庭,這些小型的、中型的、微型的制造業的企業,是他們把錢放在金融體系里面,金融體系用他們的錢來補貼大企業的發展和生存。這樣的一個金融安排,就變成了把我們周圍比較低的群體,用高度集中的金融方式來提供給有比較優勢產業補貼。之初大企業是國有的,但是經過這30年來的高速發展,情況發生了變化。

  我們是個金融短缺的國家,在改革開放之前,為了保護我們當時的重工業,資源的傳統價格上不去,為了補償開礦企業的利益,采礦基本上不用交稅。改革開放后的1993 年后項目價格開始跟國際接軌,但資源、開礦方面的稅基本上等于白送。為了取得開礦權,投資2000 萬、 3000 萬,但實際上一個礦可能值幾十億、上百億。因此,這種機制就把大部分資產轉移給這些開礦企業的老板。另外,很多的服務行業,比如通訊、交通、金融是維持國家安全穩定的壟斷企業,就導致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這確實是保留雙軌制扭曲所導致的后果。

  所謂的尋租,用政治學的語言叫賄賂、貪污、腐敗。這就是我們雙軌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何讓經濟發展得更好?我想道理很清楚,如果我們要解決收入分配的問題,要解決貪污腐敗的問題,有兩種辦法,一種是揚湯止沸,一種是釜底抽薪。兩者相比,更重要的是要釜底抽薪,把這種腐敗和收入分配差距不斷發生關系的基礎消除。

  雙軌制下存在的問題應該改,如果不改,就不能夠消除社會不穩定根源。我個人認為,這不僅是應該的,而且是可以的。

  在上世紀80 年代、90 年代開始改革開放時,我國是世界上貧窮國家,連非洲國家的1/3 都不到。當時對大型國有企業補貼是一種雪中送炭,但是經過33 年的發展,2012 年我國人均收入達到6100美元,屬中等偏上的國家,而且資本已經不像上世紀80 年代、90 年代那樣短缺,很多過去比較落后的產業已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具有比較優勢。如果繼續給它政策補貼,已經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因此,在現有社會條件下,不僅應該改革,而且是可以改革。

  現在就是要消除雙軌制改革遺留下來的保護補貼,如果消除不掉,就無法用釜底抽薪的方式,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越來愈大以及腐敗現象越來越多的問題。

  從2008年開始,未來20年我國經濟平均每年有8%增長潛力

  經濟快速增長的本質是后發優勢,我國在技術、產業升級方面成本較低、風險較小,因此關于未來的發展到底還有多大的潛力,不是說我們過去有了33年高速增長,就必然放慢腳步,而是應該問我們現在的后發優勢還有多少?我們還能不能利用后發優勢?怎樣來發展后發優勢?

  如果能消除收入分配和貪污腐敗問題,那么剩余的問題是中國經濟還能維持多長時間的快速增長?國內外有人認為,中國已經持續了33 年的高速增長,不可能再高增長。其他國家高速增長期最長也是25 年,中國已經33 年,中國的工業化已歷經了很長時間。

  我個人的看法是,要看清楚快速經濟增長背后的本質和決定因素是什么?經濟快速增長的本質是后發優勢,我國在技術、產業升級方面成本較低、風險較小,因此未來的發展到底還有多大的潛力,不是說我們過去有了33年高速增長,就必然放慢腳步,而是應該問我們現在的后發優勢還有多少?我們還能不能利用后發優勢?怎樣來發展后發優勢?

  一個很好的衡量水平是我們人均收入水平和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較,因為人均收入水平實際上是這個國家平均勞動生產率的一個指標。

  2008 年,我國的人均收入水平按購買力評價計算,是美國的21% ,這相當于日本1951年時和美國的比較水平,也是21% ;新加坡在1967年的人均收入也是美國的21%;我國臺灣地區在1975年的時候人均收入也是美國的21%;韓國在1977年的時候人均收入是美國的21%。這些東亞經濟體利用后發優勢,日本維持了20年平均每年9.2%的增長,新加坡維持了20年平均每年8.6%的增長,我國臺灣地區維持了20年平均每年8.3%的增長,韓國維持了20年平均每年7.6%的增長。

  日本、新加坡、我國臺灣地區、韓國,這是我所講的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13個懂得利用后發優勢來提升經濟增長幾個經濟體,它們的發展軌跡、道路、模式和我們改革開放一樣,或者說我們改革開放以后的發展軌跡、道路和他們是一樣的。如果說這樣的后發優勢潛力讓它們實現了20年從7.6%到9.2%的增長,就意味著后發優勢也應該讓我們經濟擁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長潛力。

  當然這只是一個潛力,要發揮潛力,前提是什么?應該有比較準確的價格信號,因此我們應該繼續深化市場改革來改善我們價格信號的準確性,我們就能夠比較好地利用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利用比較優勢的前提是什么?必須是一個開放的經濟。我們必須深化我們的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如此,我們就能夠比較好地利用后發優勢給我們帶來的潛力。

  令人高興的是,我們國家對這個問題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十八大提出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而且還要繼續發揮政府應有的作用。照此下去,我想十八大提出的目標,到 2020 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我計算了一下,我們國內生產總值十年翻一番,平均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應該是7.2% ,2011年增速為9.3%,2012 年增速為7.8% ,因此從2013年到2020年,如果國內生產總值要在2010年的水平上翻一番,我們應該有的增長速度是6.8% 。但還有一個目標是城鄉居民收入也翻一番,現在人口增長速度是0.5%—0.49%,從2013年到2020年平均每年增長速度應達到7.3%。只要我們改革到位,政府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個目標是能夠實現的。如果能夠實現這個目標,2010年我們的人均收入是4400 美元,翻一番是8800 美元,如果我們維持7.3%的經濟增長,這意味著我們生產效率提高得非常高,我們應該會有真實的貨幣升值。很可能到2020 年,加上升值,我們的人均收入應該可以達到12700美元。

  按照現在世界的統計標準,如果人均收入達到12700美元,則屬高收入的國家,我想這不是在2020 年達到,就在2021 年,最慢2022 年會達到。屆時,中國會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第三個從低收入變成中等收入、高收入的經濟體。由此,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出了扎實的一步,也對疲軟中的世界經濟的穩定和復蘇做出貢獻。

  也就是說,在本屆政府領導下我們應該可以從低收入變成中等收入,進入到高收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當然跟發達國家比,跟美國比也不過是其1/4 ,我們還可以繼續努力。高收入國家是一個門檻,目前全世界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大約只占全世界人口11%。如果我們也加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全世界高收入國家人口可以翻一番,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如此舉世矚目的成就,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政治學家都沒有預期到。就像鄧小平那樣偉大的政治家,他在改革開放初期首定的目標也就是人均收入和國民經濟20年翻兩番,再增加四倍,平均年增長7.2%。而我們現在是年均增長9.8%,并且不是20年,是33年。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