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 侯惠勤
主持人:侯教授,現在大家的思想觀念、利益訴求越來越多樣化、多元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價值迷茫”的現象,社會上也不時暴露出一些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的問題。我們應當怎么來看待類似問題?
侯惠勤:我們現在搞理想信念的教育有很大的困難,理想信念培育方面,成效還不是很顯著。我覺得我們就要認真地思考為什么今天我們堅持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這么難?
我們講現在理想信仰困難,也不是(說)哪個人壞,也不是(指)一代不如不一代。不能從人性上,所謂人心上來講,要從客觀歷史條件的變化(中來看)。我們就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就是革命和和平建設,尤其是(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建設,它(們)的差別在哪里。我覺得有三個差別。
第一個差別,革命時期是日新月異的質變時期,天天都有新事物,能夠燃燒人們的激情,能夠調動人們的熱情。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建設是一個簡單的,日復一日的,重復的過程,所以人們要開始崇尚“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二個不同,革命時期,它的利益是整體的,個人利益是不突出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建設利益多元,尤其是個人利益凸顯,人們開始關心個人利益。
第三個不同,革命都是從未來來汲取前進的力量的。而革命后,人們關注的是現在,是當下,是現實的利益。
主持人:在一個思想多樣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依據什么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侯惠勤:我們講核心(價值體系),肯定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人為指定的。我們要注意一條,馬克思主義講歷史有它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核心(由)什么決定?還是社會基本矛盾決定歷史的主題、主線。
什么是我們的核心,我覺得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第一不能搞資本主義,因為我們已經是社會主義了,第二,不能搞超越階段的社會主義,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能夠用那種很高階段的要求來要求現在。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我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靈魂當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然是共同理想,這些都是我們的一個方向性的東西,這個是不能變的。
主持人: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性體現在哪里?
侯惠勤:我覺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在我們國家的意識形態建設史上是一件大事,我把它說成是意識形態建設的第二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