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飛躍呢,是小平同志那個時候實現(xiàn)的,就是把我們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從原來比較純粹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拓展為具有社會性的意識形態(tài),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重建。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這個提得就比較高了。我們改革開放以來,跟“國”連在一起的提法只有三個:一個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立國之本;第二個,堅持改革開放,這是強國之路;第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是興國之魂。也表明了中央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視。
主持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理論的構建上取得了怎樣的突破?
侯惠勤:我覺得它在理論上呢,有這么幾個突破,一個突破就是它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真正建立在開放的基礎上,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因為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和民族精神聯(lián)系起來,和時代精神聯(lián)系起來。
第二個特點,它突出了意識形態(tài)向社會生活轉化的這樣一種(趨勢)要求。意識形態(tài)不是完全作為一種邏輯化的思想理論教育,而要作為一種示范,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的范式,向社會滲透。
當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就是它強調了廣泛性和先進性的統(tǒng)一。
主持人:除了理論上的突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在實踐上有哪些獨到的地方?
侯惠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要有)“三個依托”。
第一個依托,依托國民教育體系,也就是說我們的大、中、小學都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進去。
第二個依托是依托黨的建設的系統(tǒng),也就是說我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黨的建設連在一起。
第三個依托,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體系。這個就比較廣泛了,一個是人們的日常生活,你怎么建構一種日常生活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在里邊。第二個很重要就是社區(qū)文化,我們怎么形成我們一個很良好的一個社區(qū)文化的氛圍,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第三個,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融合在我們社會交往的方方面面,包括社會公德。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不能夠光是講一些條條,說一些道理,它最根本的是落實到我們社會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去,所以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重在建設,重在試驗。
主持人:十八大報告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之間應該是一個什么關系?侯惠勤:我想培育更多的是帶有引領的意思,所以培育,我覺得主要是要通過示范、通過倡導、通過推廣,它更多地體現(xiàn)一種引領。踐行,實際上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是強調每個人,每一個團體自覺地去做。所以這兩者我覺得都要在我們統(tǒng)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識這樣的基礎上,通過群策群力,集中群眾的智慧,然后我們怎么踐行,很重要的要有踐行的方式,你通過什么方式來踐行。
(本文摘編于江蘇衛(wèi)視播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大型系列訪談欄目《時代問答》原腳本)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wǎng) | 報網(wǎng)動態(tài)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wǎng)郵箱 | 網(wǎng)站地圖
光明網(wǎng)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