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紀恒 云南省省長
摘編:習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系統、全面、深刻地闡述了擴大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需要把握的重大關系。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進行深刻思考基礎上作出的重大判斷,是關于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理念、方略、工作思路的集中反映,充分體現了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認識和對經濟全球化發展新趨勢的準確把握,為今后一個時期進一步擴大開放、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就擴大開放、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發表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是對黨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對于進一步釋放開放紅利、打造中國對外開放升級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新時期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科學指南
習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系統、全面、深刻地闡述了擴大開放、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需要把握的重大關系。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進行深刻思考基礎上作出的重大判斷,是關于新時期我國對外開放的理念、方略、工作思路的集中反映,充分體現了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深刻認識和對經濟全球化發展新趨勢的準確把握,為今后一個時期進一步擴大開放、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更加突出積極主動。習近平同志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必須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創建新的競爭優勢,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習近平同志指出:“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開放促改革、以開放促發展,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寶貴經驗。在國際經濟復蘇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彰顯了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寬闊胸懷,表明了我國與世界經濟互榮共進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對開放戰略的高瞻遠矚。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將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更加突出互利共贏。習近平同志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強調,亞太區域融合的機制安排“應該建立合作而非對立的關系,倡導開放而非封閉的理念,尋求共贏而非零和的結果,實現一體化而非碎片化的目標。”“要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精神,不能互相踩腳,甚至互相抵消。”堅持互利共贏,就是對外開放中要堅持共同發展,堅持通過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近年來,我國著力推進與二十國集團合作,推動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進程,推動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都是堅持互利共贏取得的成果。在開放型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更加自覺地落實互利共贏理念,從國家全局和長遠利益出發,堅持以開放換開放、以開放促合作,擴大和深化與各方利益的匯合點,進一步拓展經濟發展的外部空間和良好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