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產業興省戰略,建設我國承接重大產業轉移新基地。產業是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核心內容。云南省將積極承接東部地區清潔載能產業、原材料深加工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和節能環保新興產業轉移,加強能源基地建設,促進礦電結合,把云南建設成為我國清潔載能產業發展基地。以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磨憨、河口、臨滄、騰沖(猴橋)等邊(跨)境經濟合作區以及綜合保稅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為載體,大力承接東部地區出口導向型工業轉移,把云南建成我國面向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國家的外向型產業基地和進出口商品生產加工基地。
加快推進城鄉建設,形成城鎮化發展新格局。城鄉建設狀況影響開放型經濟水平。云南省將強化滇中城市經濟圈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增長極地位,把昆明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在沿邊開放中發揮龍頭作用,全力推進曲靖、玉溪、楚雄、蒙自等滇中城市群建設,合理布局省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發展,努力構建“一極帶動、多點支撐”的城鎮發展新格局。加快發展芒市、瑞麗、景洪、河口、騰沖等邊境口岸城市和一些口岸城鎮,提高對周邊國家的帶動力、影響力、輻射力。加快發展水富、鎮雄、羅平、富寧、永仁、華坪等省際交界區域的縣城和重點集鎮,著力建設云南對內開放的窗口。扎實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強化城市綜合體、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獨具特色的云南城鄉風景線。
辦好中國—南亞博覽會,打造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國家開放交流合作新平臺。開放型經濟的發展需要開放性的平臺。云南省將把舉辦中國—南亞博覽會與我國“向西開放”結合起來,進一步明確定位、完善機制、豐富內涵,引導中國—南亞博覽會由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由進出口向“走出去”延伸,并探索推動中國—南亞自由貿易區建設,使之成為推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區域各國開展對話交流、經貿合作、信息發布的重要平臺。繼續努力辦好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旅游交易會,全面提高旅游業發展水平,使云南成為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深化科技教育生態合作與交流,構建我國與周邊國家人文交流新窗口。開展人文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對發展開放型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云南省將大力推進同東南亞、南亞國家在科技、教育、文化、體育、旅游、人才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幫助周邊國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專業人才。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與周邊國家共同做好資源開發、環境治理、生態保護等方面工作,促進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擴大與周邊國家人文交流,開展覆蓋廣泛、重點突出的人文交流活動,密切與周邊華僑華人的聯系,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
堅持市場化改革,建設我國沿邊開放政策創新試驗區。推進行政審批制度等關鍵環節改革,釋放更多改革紅利,是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內在要求。云南省將在探索合作建設跨(邊)境經濟合作區、多樣化拓展國際合作領域、加快推進通關便利化進程等方面先行先試,為全國沿邊開放開發提供經驗和示范。以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創新為突破口,力推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和瑞麗次區域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強化人民幣跨境業務創新,推動構建區域性人民幣結算機制、雙向貸款機制和直接投資機制,加快人民幣周邊區域國際化進程。建立健全為“走出去”服務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支撐體系,鼓勵和支持企業“走出去”,把云南建設成為西部地區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