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購消費陷阱
@網友“陳雅兮”:“簡單統計了一下,淘寶雙十一:1、搶的人太多了;2、卡到付不了款;3、網頁慢看個圖老半天;4、總是出現系統錯誤;5、價格沒有什么變化。讓我非常之不開心。”
@網友“時言評”:當下的網購環境并不是那么成熟。電商的“暗戰”、商家的策略甚至騙子的趁虛而入,“網購狂歡節”的短暫繁榮背后,往往伴隨著各種消費者權益受損的現象出現。消費者的權益受損以及不良的購物體驗,對于市場和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害無益。
@網友“李妍”:造勢過大的“雙十一”狂歡,正在逐步降低電子商務行業整體的信用度。惡性的價格戰,很多時候變成一場損人不利己的鬧劇:有商家先提價再促銷,價格促銷“雷聲大雨點小”,一些廠商借機放出存貨;還有一些店鋪售賣的商品超出存貨量,卻依然在銷售;加上網絡交易暴增后支付平臺不堪重負,物流爆倉快遞變慢遞等問題頻現。
@網友“IdeaCynthia”:“雙十一的上午,就在這樣的忙碌中過去了,貌似快遞大哥絡繹不絕地進出。哎,我的同事們,荷包猶存?”
“雙十一”狂歡刺激消費
有網民認為,消費者在“雙十一”這一天齊聚網絡,奔著商家看似可觀的打折和優惠,瘋狂“血拼”。這種熱烈和狂歡,對于刺激消費效果顯著。
也有網民指出,從純粹的賣貨渠道到打造品牌的平臺,“雙十一”是非常成功的人造節日,有賴于消費者生活模式與購買習慣的改變。未來的電商發展關鍵并不在于噱頭或營銷形式的多元,而在于以質量與服務造就的用戶體驗提升。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