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長期研究中國人口發展,他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這次政策調整回應了社會民意期待,同時也是基于中國人口社會發展形勢的戰略規劃。一直強調要完善生育政策,既然‘要完善’總得走出第一步,此次開放單獨二胎就是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第一步,有歷史意義。(摘編自中國新聞網)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表示,放開單獨生二胎政策是中國人口發展的一件大事,雖然可能因為這個政策實際增加的人口數量有限,但是要看到,這個政策的變化傳遞出一個信號,中國在人口發展處在十字路口的時候,作出了政策調整。(摘編自中國新聞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認為,爭論已久的“單獨”生二胎政策,符合我國發展要求。我國長期以來人口低增長,而且是低生育水平的增長,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講,是不利的。放開‘單獨’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好處。“這個政策是符合時宜的,也是符合廣大老百姓要求的政策調整,是深得民心的政策調整”。(摘編自人民網)
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說,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經過這些年,取得了很多成就,少生了很多人,人口過快增長的趨勢得到了抑制。但同時老齡化也在不斷發展,勞動力的供應在未來會有一個長期縮減的趨勢,還存在性別結構失衡、失獨家庭問題。“這次‘單獨’可以生二胎政策,至少可以避免‘獨二代’的出現。就是父母只有一個子女,子女又只有一個子女的情況。現在至少在政策上,不會出現第二代獨生子女的情況了”。(摘編自人民網)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介紹,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人口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生育水平穩中趨降。二是人口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偏高。三是家庭規模持續縮減。獨生子女家庭1.5億多戶,獨居老人的比例提高。當前,啟動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模,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提升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摘編自《人民日報》)
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表示,“單獨放二胎”生育新政拉開了中國生育政策的改革序幕,站到了改革的起點上,具有破冰意義,是走向自主、適度、優化生育的重要一步。獨生子女家庭本質上是高風險家庭,獨生子女人口占主體的社會則是人口學意義上的高風險社會。要預防更大的人口風險,關鍵在能否及早實現生育權限政策的放開和生育導向政策的正確定位,即“告別一胎化”。為了人口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中國要明確生育政策改革的大方向:堅定不移地朝自主生育、適度生育和優化生育的方向前進。為應對超低生育率和人口少子化帶來的持續挑戰,需通過鼓勵二胎生育提振生育率,補償人口虧損,恢復人口的自然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確保人口生機,積蓄人口實力。(摘編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