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關鍵是要尊重農民的權益和財產權利,發揮市場在要素價格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城鄉各類要素之間的平等交換。而推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關鍵是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甚至是直接干預,來推動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均衡配置
記者:《決定》明確提出,要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一個“平等”,一個“均衡”,體現了國家對城鄉要素交換和公共資源配置的“平等性”的高度重視,是城鄉一體化的關鍵。您認為《決定》在這一點上的創新性體現在哪?
秦富:就目前我國城鄉要素市場看,不論是勞動要素、土地要素還是資本要素,由于農民身份、土地國有和集體所有差異、農民財產權利不明等原因,現存的城鄉要素尚未實現平等交換,因而推進其平等交換是重要的制度創新。
我認為,在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方面,關鍵是要尊重農民的權益和財產權利,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發揮市場在要素價格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城鄉各類要素之間的平等交換。而在推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方面,關鍵是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在這個領域政府不能缺位,需要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甚至是直接干預,來推動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均衡配置。
記者:《決定》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這對于新型城鎮化發展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秦富:城鎮化是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要載體,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需要通過發展新型城鎮化來實現。《決定》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抓住了我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關鍵和核心。一是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落腳點,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環境等多項指標來衡量城鎮化發展。二是要盡快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讓農村轉移人口真正融入城鎮,促進就業、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要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優化人口和經濟的空間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實現城鄉統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