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趙家祥: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未來社會名稱的演變

2013-11-28 10:08 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我有話說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這兩個名稱,有時加以區分,指明它們在未來社會中所處的不同階段或在實現理想社會的過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有時又不加區分,即兩個名稱都是指代替資本主義社會的未來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就是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不少人由于對這種情況缺乏了解,往往對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使用的未來社會的名稱發生誤解。因此,有必要考察清楚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這兩個名稱在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歷史演變,以利于防止和清除誤解。

  一

  馬克思最早提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兩個名稱是在1842年10月15日寫的《共產主義和奧格斯堡〈總匯報〉》一文。這時馬克思在科倫主編《萊茵報》。此報因為討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問題而遭到極端反動的奧格斯堡《總匯報》的攻擊。它無恥地謾罵《萊茵報》是一個“向共產主義虛幻地賣弄風情的頻送秋波的婦人”[1](P130)。馬克思尖銳地指出:《總匯報》的一個記者“經異想天開,認為君主政體應當竭力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放在自己的控制下”[1](P131)。馬克思嚴正強調:討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問題是完全正當的,是無可指責的。他質問《總匯報》:“難道我們僅僅因為共產主義不是目前的沙龍問題,因為它的衣服不整潔和沒有香水就不應該把它當作目前重要的問題嗎?”[1](P130)在這篇文章中,馬克思對當時的社會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思想的態度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馬克思雖然主張討論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問題,但他對當時的社會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思想并不完全贊同,至少是持保留態度;第二,他對當時的社會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思想的評價有區別。馬克思指出:“《萊茵報》甚至在理論上都不承認現有形式的共產主義思想的現實性,因此,就不會期望在實際上去實現它,甚至都不認為這種實現是可能的事情。”[1](P133)但是對于像盧格、孔西得朗、特別是對于蒲魯東的社會主義作品,“則不能根據膚淺的、片刻的想象去批判。只有在不斷的、深入的研究之后才能加以批判。”[1](P134)

  馬克思在1843年9日于克羅茨納赫致盧格的信中,認為當時的社會主義思想和原則高于共產主義的思想和原則的傾向就更加明顯了。他指出:“共產主義就尤其是一種教條的抽象觀念,而且我指的不是某種想象中的和可能存在的共產主義,而是如卡貝、德薩米和魏特林等人所鼓吹的那種實際存在的共產主義。這種共產主義只不過是人道主義原則的特殊表現,它還沒有擺脫它的對立面即私有制的存在的影響。所以消滅私有制和這種共產主義絕對不是一會事”。[1](P416)在這里,馬克思對當時的共產主義思想不滿意是顯而易見的。而馬克思對當時的社會主義學說的態度就有所不同了。他指出、“除了共產主義外,同時還出現了如傅立葉、蒲魯東等人的別的社會主義學說,這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完全必然的,因為這種共產主義只不過是社會主義原則的一種特殊的片面的實現而已”。當然,馬克思也看到了當時的社會主義學說的缺陷和不足,并且指出了它輕視理論生活和不從實際出發的空想性質。他指出:“然而,社會主義的原則,整個說來,仍然只是涉及到真正人類實質的實際存在的這一方面。我們還應該同樣地注意另一方面,即人的理論生活,因而應當把宗教、科學等等當作我們批評的對象。”“不管這兩個對象怎樣,我們應該把它們作為出發點,而不應當拿任何現成的制度,例如‘伊加利亞旅行記’中的制度,來和它們對立。”[1](P416-417)《伊加利亞旅行記,哲學和社會小說》是空想社會主義者卡貝在1842年出版的著作,“伊加利亞旅行記”中的制度,指的是卡貝想象中的未來社會制度。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把社會主義社會作為理想的社會制度,而把共產主義看作是一種運動,是實現社會主義的一個必經的環節。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講到三種共產主義理論。[2](P117-120)它對前兩種共產主義理論持批判態度,對第三種共產主義理論持肯定態度。他認為第三種共產主義理論主張“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自覺的而且保留了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2](P120)由于馬克思對這種共產主義持肯定態度,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就把這種共產主義當作馬克思所理想的未來的社會制度。這是一種誤解。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有好幾處講到,他所理想的未來的社會制度叫做“社會主義”,而“共產主義”只是實現“社會主義”的一種運動和必然的環節。為了引起讀者的關注,我先引證馬克思的幾段有關論述,然后作些說明。

  “在社會主義的人看來,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所以,關于它自身的誕生、關于它的產生過程,它有直觀的、無可辯駁的證明。……社會主義是人的不再以宗教的揚棄為中介的積極的自我意識,正像現實生活是人的不再以私有財產的揚棄即共產主義為中介的積極的現實一樣。共產主義是作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復原的———現實的、對下一階段歷史發展說來是必然的環節。共產主義是最近將來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約的原則。但是,這樣的共產主義并不是人類發展的目標,并不是人類社會的形式。”[2](P131)

  “我們已經看到,在社會主義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豐富性,從而某種新的生產方式和某種新的生產對象具有何等的意義:人的本質力量的新的證明和人的本質的新的充實。”[2](P132)“如果我們把共產主義———因為它是否定的否定———稱為對人的本質的占有,而這種占有是與否定私有財產作為自己的中介的,因而還不是真正的、從自身開始的肯定,而只是從私有財產開始的肯定。”[2](P139)

  “要消滅私有財產的思想,有共產主義思想就完全夠了。而要消滅現實的私有財產,則必須有現實的共產主義行動。歷史將會帶來這種共產主義行動,而我們在思想中已經認識到的那個正在進行自我揚棄的運動,實際上將經歷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必須把我們從一開始就認識到這一歷史運動的局限性和目的,并且有了超越歷史運動的覺悟這一點,看作是現實的進步。”[2](P140)

  馬克思在這里所說的“正在進行的自我揚棄的運動”,指的就是共產主義運動;他所說的“這一歷史運動的局限性”,指的就是共產主義運動的局限性;他所說的“超越歷史運動”,指的就是超越共產主義運動,前進到社會主義社會。

  從馬克思這些論述可以看出,他當時認為,共產主義作為揚棄私有財產、消除異化勞動、實現人的本質的復歸的運動,是最近將來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則,是實現未來理想社會的必經的環節或途徑。但是,共產主義運動有自己的局限性,他不是人類發展的目標,不是人類社會的形式。因而,它應該超越自身,前進到下一個階段,即前進到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才是人類發展的目標和人類社會的形式。在社會主義社會,人的需要更加豐富,人們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利用新的生產對象,人的本質得到新的充實,人的本質力量得到新的證實。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