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以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為重點,建設勝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領導班子和骨干隊伍。
黨的建設的關鍵在于按照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提高領導班子、領導干部高舉偉大旗幟,領導科學發展的素質和能力。建設高素質的領導班子和骨干隊伍,適應領導科學發展的要求,必須創新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加強工作力度,對知人、育人、選人、用人各環節進行科學謀劃,為造就更多適應領導科學發展要求的領導骨干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首先,必須堅持正確的干部路線和政策,堅持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和“德才兼備”選人用人的原則,切實做到在發揚民主、科學考核“德能勤績”的基礎上選賢任能。
其次,通過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干部管理制度。把黨管干部、發揚民主和依法辦事結合起來。建設富有生機活力的制度體系,激勵廣大干部求真務實,奮發進取,形成有利于德才優秀者上、德才平庸者讓、腐敗墮落者淘汰的良好氛圍。從體制機制上保證干部工作的權力運行是科學的、便捷的,能夠充分體現公平公正原則,尤其要把選賢用能建立在群眾公認的基礎上。擴大民主參與和監督,提高干部工作的公信度,有效地防止和整治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
第三,擴大黨內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為凝聚全黨智慧和力量促進科學發展提供組織制度的保證。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是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保證。胡錦濤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最大限度凝聚全黨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最大限度鞏固黨的團結統一。我們必須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毫不動搖地走自己的黨內民主建設之路。
黨內民主建設,必須在堅持民主集中制這個根本組織制度、領導制度的前提下推進。我們黨的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是相結合的,民主是這個根本制度的基礎,離開這個基礎就談不上民主集中制。這里講的“民主”不是為民主而民主,不是可以離開黨章為所欲為。這里講的“集中”是建立在民主之上的集中,是尊重大多數人意見的集中,同專制、獨裁是毫不相容的。我們要努力使黨內生活更加體現同志信任、平等合作、相互支持、和諧共進的關系,使我們黨的團結統一和創新活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第四,加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社會基礎,拓展力量源泉。
密切黨同群眾的聯系,首要的是高度重視政策問題。在社會階層結構迅速發展變化、利益主體日趨多樣的今天,我們要謀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就必須在制定和執行政策的時候,注重城鄉之間、工農之間、地區之間的全面協調,注重對全社會的共同利益以及不同社會群體利益的統籌兼顧。要把以改革促進發展的進程作為實現和發展人民群眾利益、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密切黨群關系的過程。當然,領導作風如何也很重要,絕不能小視。
記者:2009年,北京市正在全市各級領導干部中開展加強作風建設年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您認為當前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鄭科揚: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十分重要。胡錦濤總書記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使各級領導干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是很有現實針對性的。
執政黨的作風建設一定要著重圍繞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權力配置結構,形成權力運行既相互協調又有效監督的機制,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以期最大程度地堵塞以權謀私的漏洞,防止失職瀆職,也防止權力缺位。要真正做到勤勤懇懇為民,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同時,在全黨大力推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求真務實的作風,把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切實建立在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的基礎之上。(記者 陳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