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國企市場化進程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利于消除對立,實現“公平競爭、共同發展”
混合所有制有望破解許多長期困擾國企發展的問題。
虧損了被指責——“國有經濟就是效率低下”,盈利了被質疑——“還不是靠壟斷,擠壓民營經濟的空間”;行業內做不到領先地位被批評——“國有企業競爭不過民營企業”,領先了又產生新問題——“國進民退”……近幾年,國企與民企常常被人為地對立起來。明確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方向,則有助于校正這種狀況。
“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不應對立,而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宇說。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各有所長。我國國有企業多數規模龐大、總體實力雄厚、擁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民營企業則具有機制靈活、創新意識強等優勢。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將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這既有助于二者在交融中取長補短、發揮更大優勢,也有利于平息“國進民退”還是“國退民進”的爭論,通過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最終實現“國民共進”、“公平競爭”,打造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大企業。
國有資產一直存在流動性差的問題。不論哪類資產,只有在流動的過程中才能實現保值增值。如果國有資產不能按市場規律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自由靈活的流動和交換,而是大量沉淀在實物上,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無形中發生資產損失,有經濟學家將其比喻為“夏天的冰棒”。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能使國有資本更好地流動起來。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交叉持股、共同投資、整體上市等方式,更多的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公司。這些企業里的國有資產也將徹底資本化,可以靈活地兼并、收購、出賣、破產,從而具有良好的流動性。
混合所有制也會使國有企業在內部管理運營時能更好地與市場接軌。
國企管理層的薪資該如何定?定低了,有人會說,國企體制機制僵化,缺乏激勵,吸引不來優秀人才。定高了,有人會說,國企管理層類似于國家工作人員,定高了是侵占公共利益。企業很為難。如果組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則企業有望不再為此類事件困擾,讓勞動力要素的價格更好地接受市場調節。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越來越多的國企成立董事會。但是,純而又純的國企,董事會由哪些人組成、如何有效發揮作用、董事會和經理層怎么制衡,一直是個大難題。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則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使其運行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