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2
延退從公務員做起?
回應:是一種猜測,政策正在研究制定
有記者提問,延遲退休有不同聲音,有的說從公務員做起,有的說從藍領也就是重體力勞動者做起,具體制度將如何設計?
胡曉義回應說,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有一個系統的整體的政策考量,現政策還在研究制定過程中,“有一些猜測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把猜測當成定論”。
“我確實不知道有哪個人或者哪個機構曾經提出建議說延遲退休年齡先從公務員做起,我算是接觸各類研究機構和研究者比較多的人了,我沒有聽到一例這樣的建議。要從重體力勞動者開始做起,我想也是一種猜測”,他說,“我們非常歡迎社會各界、各類研究機構提出建議,但不主張假定一個設想,然后再去批判它,不主張這樣的做法”。
釋疑3
最低繳險年限延長?
回應:和延遲退休一樣敏感,需全面審慎研究
有記者提問,對于延長養老保險最低繳納年限,北上廣城市只有三成民眾同意延長,那么相關政策將如何平衡不同人群的訴求?怎樣理解養老金投資擴大范圍、多元化?
胡曉義表示,“延長繳費年限的問題,很多專家提出來過,我們也在研究,但是它和延遲退休年齡一樣非常敏感,是涉及很大群體切身利益的重要政策,所以也需要深入、全面、審慎地研究”。
至于社保基金的投資運營,“實際上這里包含著三種類型的資金。一種是基本的社會保險基金,一種是補充性的社會保險基金,特別是企業年金,就是補充養老保險,還有一種是戰略儲備性的社會保障基金。中央提出了總的任務和要求,具體到是哪一項資金,怎樣在市場環境中既安全又有效率地獲得收益,還在進一步研究”。
■ 落地
京社區醫生可延退五年
彈性延遲退休的嘗試在北京市部分技術型行業已有嘗試。早在2010年,北京市衛生局等八部門共同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衛生改革與管理工作的意見》中,就提到對社區醫生漲薪、延遲退休等激勵政策。
《意見》中強調,將探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延遲退休政策,包括根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需求和個人意愿,對社區醫院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衛生技術人員可采取最長延遲5年的退休政策,延遲退休人員必須在本機構或本區縣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本區縣其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繼續從事本專業工作。
昨天,北京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處調研員宗保國介紹,目前,社區醫生延遲退休的政策還在探索中,形式上分為兩種:“留住一批”、“返聘一批”。
“留住一批”是指在一直從事社區衛生工作的醫生,到了退休年齡,可以根據個人意愿和崗位需要,最高延遲5年退休。“返聘一批”,是指從大醫院退休的優秀醫生,還有意愿在社區工作,可以通過返聘,從事社區醫生工作。新京報記者 魏銘言 新京報制圖/師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