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狀:當下閱讀方式深刻變化 閱讀內容令人堪憂
光明網:您怎么看待當下中國人的閱讀現狀?
祁述裕:總體來講,當下我們的閱讀處于一個方式深刻變化、閱讀內容令人堪憂的狀況。
一方面,在互聯網時代,現代科技為人們的閱讀方式提供了更多選擇。人們的閱讀需求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差異化,人們的閱讀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另一方面,從閱讀內容看, 現在人們的閱讀需求主要是兩類,一類是休閑性、娛樂性的閱讀需求,一類是實用性的閱讀需求。超越自我、思考現實人生、關注社會現實的閱讀需求,比過去大大減少了,在年輕人群體中,這個現象十分突出。這是一個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
光明網:那您覺得閱讀方式的多樣化對人們閱讀的需求、喜好和習慣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祁述裕:影響最大的是我們對閱讀的理解,首先我們對閱讀本身要重新進行定義。當我們說“閱讀”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說清楚“閱讀”是什么。今天我們討論的“閱讀”的涵義,跟以前所講的“閱讀”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我們一談到閱讀,大家心照不宣,指的就是紙質閱讀,包括圖書閱讀和報刊閱讀。現在“閱讀”的內涵大大拓展了。現在,電子閱讀已經與紙質閱讀并駕齊驅,在一些人群中甚至已經超過了紙質閱讀,占據主導位置。人們選擇什么閱讀方式跟年齡、受教育程度有直接的關系。比如,大體上40歲以上的,大都還保留著紙質閱讀的習慣;30歲以下的青少年,更習慣于電子閱讀,包括電腦閱讀、手機閱讀、iPad閱讀、電紙書閱讀等等。受教育程度不同,對閱讀習慣也有直接的影響。
其次是改變了閱讀格局。現在的普遍情況是,紙質閱讀在大幅度地減少,電子閱讀快速增加。這是一個重大的變化。
第三,人們閱讀途徑更加便捷。電子閱讀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這是對人們閱讀習慣的一個重大改變。
第四,閱讀的內容發生了深刻變化。超越一己私利,探究社會問題、為了提高素養的閱讀在減少,休閑性、娛樂性的閱讀需求成為時尚。現在,媒體每年都在討論閱讀率下降的問題。嚴格地講,籠統地講閱讀率下降不夠準確,只能說紙質閱讀在下降,電子閱讀不但沒有下降,相反在逐年增加。實際上,比閱讀率更重要的是閱讀什么。我們現在探討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講,閱讀什么比有多少人在閱讀更重要。一個善于思考的民族,才是值得世人尊敬的民族,而當下中國人更多的是追求娛樂化閱讀。這是中國閱讀的問題所在。
當然,我們不能陷入以前那種凡事都希望大一統思維的窠臼,要求國民都閱讀同樣的內容,都要去讀同一本書,提倡某一種閱讀方式。這跟我們這個時代的發展是不一致的,也是不現實的。社會分層化、多元化狀況下,我們不能要求大家都去思考社會問題,都去做理論家、批評家。但是,超越一己私利的、理性的、關注國家命運和未來發展的閱讀,應該居于閱讀金字塔的塔尖,是最值得珍視的閱讀。社會的精英和希望成為精英的那部分人應該以此為己任。這是全民閱讀活動應該所要追求的目標。商業化的休閑性、娛樂性的閱讀,市場就可以解決,無需通過全民閱讀活動去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