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許多重要思想,成為新形勢下堅持中國道路的科學指南。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實踐告訴我們,中國道路彌足珍貴,堅持這條道路任重道遠。無論遇到什么復雜局面,遇到什么風險考驗,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時俱進地拓展這條道路,使這條道路越走越寬廣。
三、在中國道路上,不僅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們黨的面貌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我們黨領導人民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中國人民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不斷提高,展現出我們黨特有的理論品格、政治智慧、組織優勢和精神風貌。
第一,我們黨恢復并發展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國道路是實事求是的產物,也是解放思想的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以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推進理論創新,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堅持順應時代潮流,全面推進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黨的思想路線的恢復和發展,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強大動力,也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供了思想保證。
第二,我們黨大力倡導和弘揚改革創新精神。中國道路是一條改革創新之路。這條道路的開辟和堅持,是弘揚改革創新精神的結果。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深水區,面對日益凸顯的發展瓶頸和深層次矛盾,我們只有發揚改革創新精神,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才能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勝利,開創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改革創新精神不僅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得到大力弘揚,而且要在黨的自身建設中得到充分體現。從用理論創新的成果武裝全黨到全面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從以各種新的舉措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到創新反腐倡廉建設的體制機制,從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到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無不彰顯著改革創新精神的巨大威力。正是改革創新精神,極大地激發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保證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第三,我們黨更加自覺地以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認識世界、認識中國。中國道路是一條走向世界的道路,也是一條通向未來的道路。開辟和堅持這條道路的中國共產黨,是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制定正確的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為堅持中國道路創造了有利國際環境。我們黨學習借鑒別的國家的有益做法和經驗,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們黨正確認識我國國情,牢牢把握時代要求,著眼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把解決當前矛盾與保證長期發展結合起來,把滿足現實需要與實現長遠目標統一起來,制定并實施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展現出中國道路的強大生命力和吸引力。
第四,我們黨更加自覺地依靠自身力量和人民群眾幫助解決黨內突出問題。中國道路是一條光明的路,也是一條坎坷的路。在各種風險挑戰中,最大的考驗來自我們黨內部。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最根本的要靠我們黨自己,靠廣大人民群眾。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開展的多次集中教育實踐活動,都是在全黨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幫助下,解決黨內的突出問題。當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運用以往成功經驗,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靠黨員、干部的自覺精神和內在動力,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幫助和監督,著力解決“四風”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黨的十八大提出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這既是對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對依靠自身力量解決黨內問題的高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