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劉成良:鄉土教育,路在何方?

2014-02-09 16:44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劉成良:鄉土教育,路在何方?

圖五.校園角落的乒乓球臺子

  我注意到外公的眼睛亮了起來,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亦或是含在他眼睛里的淚花,這座學校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他把希望寄托給了一屆又一屆村里的孩子。我不知道他在努力地將希望播撒在何方,我只知道他在這里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教了一輩子書。村里小學的升學率一直很不錯,到鄉里念初中的孩子們成績大都能占據前茅。人們常常把教師比作園丁,我想對于園丁而言,他們最開心的莫過于看到桃李盛開了,無怪乎那片土壤是在繁華之地,還是在荒郊野外。他們所能做的就是撒下希望的種子,用心地培育,等待著綻放。外公也是這樣,他在年輕的時候明明可以在古城西安飛機場做一名會計,但他卻執著地安居在這里,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地播撒著希望,他覺得這樣才能心安理得。

  然而現實卻又是那樣地殘酷,當他落寞地看到小學里的希望種子越來越少的時候,不知道他會做何感想。呼嘯的北風吹打著枯枝作響,空曠的校園給人太多的傷感和回想。或許最讓人感到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看到了付出一輩子心血的地方由盛轉衰,而自己卻垂垂老矣無能為力。表弟說村里的學校這兩年又有了新的變化,好的是現在沒有民辦教師了,七個教師中有三位都是從本村里走出去又走回來的大學生,學生的人數也基本穩定,六個年級有八九十人,最少的年級也有十個左右,但是和七八年前全校三百多人的規模相比,還是少了很多,課程設置上面也都能保證語文、數學、英語等正常教學。然而村里面還是有很多家庭盡力的把孩子送到鄉里或者縣里的學校去讀書。

  畢竟和外面的學校相比,村里的學校從硬件到師資都差得比較多,但是村里的孩子到外面去讀書,進入公立的學校還是比較難一些,這也就意味著很多家庭不得不掏高價讓孩子進入私立的學校。對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講,這就平添了一筆新的較大開支。學生在村里上小學基本上是不需要花什么錢的,一方面是因為國家政策的補助,另一方面學生吃住在家里,沒有什么多余的經濟支出。而進入私立學校就不同了,除了每個學期一千多元的學雜費等,還需要住宿費、伙食費,有的還要繳納校車費用。對于我們這個人均不到一畝地的村子來說,一個四口之家一年本可以節省下來的種地收入卻用作了教育支出,甚至還需要更多的其他收入補貼才行,而國家本來用于減輕農民負擔的公立學校資源投入卻逐步變成了閑置。農民的負擔到頭來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