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夏柱智:老教堂的命運

2014-02-09 15:54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六

  天主教徒受到的社會性壓力是較大的,因為絕大多數農民并沒有信仰天主教。這些社會性壓力并不完全是外在的。他們自己也并沒有區分天主教徒和中國傳統的信仰的重要區別,即中國傳統信仰充滿了人格神,祖先是人格神的一種形態。在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看來,這是“拜偶像”、“拜鬼”。天主教徒去世之后仍然要與周圍農民一樣舉辦儀式,入土為安,并立碑紀念,只是在碑志上刻上“十字架”表明它是一個 “天主教徒”

  不走這么多儀式是不行的。中國文化的強大籠罩性壓力通過家庭和宗族事務顯示出來,弱小的天主教文化根本無力觸動其根基。按照傳統風俗辦喪事是一個表現,另外一個重要的壓力是宗族共同的事務,這些天主教徒沒有理由拒絕。

  2013年春節后,教堂潘灣幾個中年人準備興建祠堂,地址就選在老教堂。族人認為:100多年的老教堂已經衰落,只剩下幾個老人活動,下一代并沒有人信教,如果不拆掉就要垮掉;老教堂并沒有合法的手續,并沒有納入到縣宗教局的布點中,因此并沒有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再說教堂潘灣一直以來沒有祠堂(與老教堂影響有關),在近二三年各村莊均興建祠堂的大環境下,提修祠堂有輿論基礎。

  主要參與人潘際德,年齡近60歲,他以前是村長。他的爺爺是修建這座教堂的“主教”,他父親從小是天主教學徒,后來解放后就沒有再入天主教。到他這一代,則沒有幾個人進入天主教,只有上面提到的3個婦女“接班”進天主教。

  新建祠堂耗資為50多萬元,得到族人支持。潘際德回憶說,“說起修建祠堂這件事,人人支持,每一個‘紅丁’(族里的男丁)出5000元,一共98個,不需要自己去收錢,各家庭往這里送”。祠堂在2013年臘月落成時,收了一些禮金。 對于拆掉老教堂修建祠堂,他認為完全沒有困難。

  資金并不是問題,根據預算一家一戶收錢,這是傳統的規矩。土地并不是問題,盡管這塊土地是教會財產(使用權可能歸教會),但是族人認為這座教堂就是他們的祖先修建的,占據的也是教堂潘灣的地皮,因此國家和教會均無權干預。再說該建筑物沒有宗教上的證據,又要垮掉可能危及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縣宗教局給他們批了手續。盡管太子和大教會來了人干預阻止,但一進村被族人趕了出去。在拆掉天主教堂這一件事上,天主教徒徹底處于下風。

  我訪問過一個年輕的天主教徒,她家里5個男丁,因此要出25000元。我問她的態度,她說對于把天主教徒拆掉修建祠堂這件事,“內心里反對,卻從來未在村莊公開說”,因為“勢力弱小”。她的家就在新祠堂下面,因此她感到些許不安。

  老教堂拆除之后,老天主教徒和幾個稍年輕的婦女以后只能在自己家里念圣經和禱告。他們并不燒香紙,也不供奉肉魚酒給祖先,而僅僅是點蠟燭,因為天主教徒的身份不允許她們按照傳統的祭祀風俗到祠堂祭祖。他們生活在一個個家庭中,家庭成為額外的宗教場所。

  七

  2013年年底,天主教在村落的遺跡和象征消失了,拆掉后建設的竟然是象征著中國傳統宗族文化的祠堂。

  把天主教堂拆掉建設宗族所共享的祠堂,這個祠堂就是中國人的“教堂”。過去教堂曾經一再衰落,隨之而起是中國農民的傳統信仰的興起。新祠堂具備典型的中國式風格,正門有威武的石獅,有雕梁畫柱支撐起的三層閣樓,屋頂到處是飛檐斗拱,里面則布置有傳統戲臺,坐在中央的是歷代祖先。

  中國農民并不是沒有宗教,中國農民的宗教生活是發達的,他們信仰的“宗教”并不是西方式的與一個彼岸的對話的上帝,他們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先,是自己的子孫,同時也是他們自己,是世俗的,也是神圣的,因為它支撐著每一個中國農民的生活意義,無論男女。類似于“新教”,這個宗教賦予每一個人“神圣”的機會,成為一個家庭,繁育自己的子孫,就能夠成為祖先受到祭拜。中國農民信仰“人”而不是一個彼岸的“神”,信仰的是“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教堂潘”的名字以后會一直流傳下去,教堂大約是永遠再也無法重建了,因為它已經失去了19世紀末期那時的文化基礎,孤立的宗教建筑物的命運注定是滅亡。中國人難以信仰一個“神”,即使是這些僅存的天主教徒,對它們來說,無論是否入了天主教這樣的宗教形式,家庭仍是一個宗教場所,入了天主教,他們仍然要和其它農民一樣,要娶妻生子、傳宗接代,成為后人的祖先。

  2014-2-5日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