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東方智慧的根源、系統、內生的治理之路
在世界環境和能源的支撐力已經出現負數的世界背景下,中國無法重復西方式污染轉移的外生治理之路。霧霾問題背后暴露的是中國發展模式的不可持續性。如果中國繼續走西方式的高能耗、高消費、高成本的工業化之路已經行不通。要從根源上治理霧霾問題,需要重新定位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目標。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就是中國走向未來發展的新道路和新目標。中國需要探索基于東方智慧的根源、系統、內生的治理之路。從短期與長期結合治理看,中國應當走外部防范與內生治理相結合的中國治理之道。要構建這樣的生態文明模式需要進行五個方面的變革和轉型:一是在戰略目標定位上,我們必須調整中國現代化目標的參照系。從追趕西方式工業文明的現代化,轉向以生態文明為目標的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目標上來。要實現這個目標定位的轉型,意味著當代中國必須從追求無限經濟增長的世界競爭中淡出,走中國自己的路。二是在中國發展模式上,我們必須從GDP主義主導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到國民福利最大化的新發展模式上來。三是要使這樣一種新發展模式落地,必須啟動以低碳、健康、幸福為目標的新生活方式的革命。四是要充分發揮中國的新后發優勢,利用新能源為中國的內生生態文明建設服務。五是充分利用現代新能源、信息技術,走中國特色的低能耗小規模化、田園化城市發展之路。
總之,成本內生的生態文明模式,不僅是大幅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新文明模式,同時也是能夠從根源上實現天人和諧、社會公正、環境福利、物質與精神均衡發展幸福生活模式,也是中國與世界共贏、共享發展的利他模式。在這樣一種全新的模式中,治愈的不僅僅是霧霾天,還包括工業文明模式的諸多弊端。
注釋
顧向榮:《倫敦綜合治理城市大氣污染的舉措》,《北京規劃建設》,2002年第2期,第36頁。
顏永光:《 20世紀中
后期倫敦環境污染及其治理的歷史考察》,2008年碩士論文。
六大高耗能行業分別為: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參考文獻
白陽、王亞宏、尤朝暉:《英國治理霧霾改善生態的一些經驗》,《群眾》,2013年第4期。
林永生、馬洪立:《大氣污染治理中的規模效應、結構效應與技術效應》,《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齊康:《英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節能減排政策措施》,《上海節能》,2013年第4期。
任東明、謝旭軒、劉 堅:《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初析》,《中國能源》,2013年第10期。
王新、何茜;《霧霾天氣引反思》,《生態經濟》,2013年第4期。
趙敏:《低碳消費方式實現途徑探討》,《經濟問題探索》,2011年第2期。
張通:《英國政府推行節能減排的主要特點及其對我國的啟示》,《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第7期。
張孝德:《中國工業化的困境與文明模式的創新——西方“成本外化工業文明”的反思與生態文明建設思考》,《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
張孝德:《“成本外化”的工業化模式》,《中國經濟時報》,2009年9月7日。
張孝德:《城鄉兩元文明共生的中國特色城鎮化模式——基于新能源革命、民族文化與“三高技術”的三維分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From London to Beijing: a Comparison and Reflexion on Smog Controls in China and Britain
Zhang Xiaode Liang Jie
Abstract: China's smog problem exposes its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ut forward in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is the new road and new objective for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After examining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ontrol, China should adopt a control approach of guarding against new smog sources while controlling it. To develop such a mod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hina needs to do the following: strategically, it should gradually withdraw from the world competition for maximal economic growth; about development mode, it should shift away from centering on GDP toward maximizing people's wellbeing; launch a campaign to initiate a new type of low-carbon, healthy and happiness-oriented lifestyle; make full use of China's advantage as a catch-up country, and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new energy; and fully utilize modern new ener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ake an urbanization pat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smog, outside contro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energy, compar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