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周淑真:從比較的視角看中西政黨制度

2014-02-25 09:50 來源:《新視野》  我有話說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淑真

  在當今世界,政黨掌握或參與國家政權,在國家政治生活和國家事務及其體制的運行中處于中心地位,國家政權通過政黨來行使,是絕大多數國家普遍的政治現象。政黨與政黨之間、政黨與國家政權之間、政黨與社會之間按照一定關系結構形成不同模式的政黨制度,是政黨政治的一般規律;而國家民族差異和各國歷史發展的不同決定了政黨制度的多樣性。中西方政黨制度在歷史發展、制度模式、運行機制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把中國政黨制度置于世界背景之中,以比較的方法來分析中西方政黨制度,通過兩種政黨制度之間“對話”,從新的視角認識中國政黨制度,凸顯其特色和優勢,這對于我們學習中共十八大精神,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政黨制度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一個國家的政黨制度與政黨政治的產生和確立,是特定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下,社會思想和政治進程的歷史產物。世界各國政黨現象錯綜復雜,政黨制度千差萬別,沒有一個國家的政黨制度同另一個國家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類政黨制度,在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制度模式和運作方式。

  (一)政黨制度的不同模式

  1.英、美兩黨制的不同模式

  同樣一種政黨制度有多種模式。英、美兩國都是兩黨制,然而在英國為議會制的兩黨制,在美國則是總統制的兩黨制。英國是君主立憲制的議會制國家,兩黨的輪替由議會下院選舉所得席位決定,上院即貴族院的議員由貴族世襲或國王任命,與選舉關系不大。勢均力敵的保守黨與工黨,誰在議會下院選舉中得到絕對多數即半數以上議席,就組成一黨的內閣,成為執政黨,黨的領袖即為內閣首相,內閣成員全都是下院議員;在議會中獲得次多席位的另一政黨則為法定的反對黨,組成“影子內閣”?!坝白觾乳w”與真實內閣的各部會一一對應,面對和研究同樣的問題與事項,因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執政黨的政策提出建議或批評,盡到反對黨的責任。英國兩黨制下,“國王陛下忠誠的反對黨”不能為反對而反對,反對執政黨的政策時必須提出可替代性的方案。因為選民在下次議會選舉中,不僅要看執政黨執政的成績與表現,還要看反對黨是否盡到了反對的責任。因而在英國兩黨制度的模式和運作中,執政黨、在野黨界限分明,責任清楚,組織政府的模式為責任內閣。

  美國的兩黨制是通過總統選舉實現的。美國政黨執政的標志不是在國會中占有多數席位,而是取得掌握行政大權的總統職位。哪個政黨在四年一次的總統選舉中推出的總統候選人入主白宮,這個政黨即為執政黨。掌握立法權力的是國會參、眾兩院,兩院以不同方式構成,兩院議員任期不同,但均經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掌握行政權力的總統不從國會產生,而以選民間接選舉和選舉人團直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產生,因此國會中的多數黨與少數黨并不構成執政黨與反對黨的關系,所以兩黨的對抗時常演變為總統與國會的嚴重對立。執政黨與反對黨之間責任不清、界限不明是美國兩黨制區別于英國兩黨制的一大特點。

  2.意、法、德、日多黨制的不同模式

  多黨制是一國之內多黨并立、互相爭奪政權的政黨制度,它源于法國大革命。由于政黨眾多,因此在議會選舉中難以有一個政黨占有絕對多數席位,各政黨間必相互協調,妥協組成競選聯盟;而競選聯盟在獲勝的情況下,必然形成執政聯盟。各政黨都有一定的意識形態導向和基本立場,因而執政聯盟在施政過程中,在內政外交的一些基本政策上難以協調,相互關系時常有齟齬。一旦小黨撤回對大黨的支持,政府就會倒臺,因此內閣更替頻繁。一般來說政局不穩是多黨制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缺點。

  同是多黨制,在法、意、德等國運作方式又各不相同。意大利是典型的議會制多黨制,政局動蕩、內閣更迭頻繁是其突出特點。從1945年到2000年,意大利55年間更替了55屆政府。在法國,自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實行“半總統半議會制”的多黨制。這種體制使總統的權限大大擴張,議會權力削弱,因而使政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增強,國民會議內基本上是四大政黨和左、右兩翼掌控局勢。德國的多黨制則實施“門檻條款”,即規定只有得票數達到有效投票總數的5%以上或直接取得三個議席的政黨才能進入議會,這樣就克服了政黨林立,難于形成有執政能力的多數,從而導致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

  日本的多黨制的特點是多黨并存,一黨獨大。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美國占領日本,推行英、美的憲政制度,企圖讓日本也走兩黨制道路。但是日本有其特殊的國情和社會文化,經過1945~1955年的10年小黨林立的混亂時期,不僅沒有走上兩黨制道路,反而出現持續38年的多黨并立、自民黨一黨獨大的“五五年體制”。1993年“五五年體制”解體以后,再次出現小黨林立的局面。為實現“兩大政黨制”,90年代后期日本在眾議院選舉中,引進了小選區與比例代表并立的制度。但直到2009年民主黨取代自民黨的執政地位后,兩黨制才初露端倪。然而,僅過三年,民主黨的執政地位又被自民黨所取代,恢復了自民黨獨大的局面。日本目前多黨林立,主要的政黨有9個,自民黨一黨獨大的特征依然保持不變。

  3.中國的政黨制度模式

  在當代中國也有多個政黨,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長期處于領導和執政地位。八個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與中共共同構成多黨合作的制度體系。這一制度與中國人民民主國體和政體相適應,中共是執政黨同時也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也是與中共長期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規定了中共和各民主黨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

  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實行廣泛的政治合作,這種合作具有豐富的內容。第一,中共就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事務同各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實行相互監督。第二,各民主黨派成員在國家權力機關中占有適當數量,依法履行職權。第三,各民主黨派成員擔任國家及地方政府和司法機關的領導職務;各級政府通過多種形式與民主黨派聯系,發揮他們的參政議政作用。第四,各民主黨派通過政協參加國家重大事務的協商。第五,中共支持民主黨派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各民主黨派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重要內容,是中國多黨合作制度的一大特色。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